(文 刘俊芳)
今天是阅读新课标的第二天,学习内容是“课程性质”(P1)和“课程理念”(P2-3)部分。尽管内容不多,信息量很大。
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性质是什么?理解英语课程性质,对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有何启发?
英语属于英欧语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
在过去,我们更多地关注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即把它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来学习,在教学中我们更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虽然也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做的最不好的是忽视了英语的人文性性质。什么是英语课程的人文性?程晓棠教授在《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一书中提到,“所谓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是指英语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如何理解和把握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程晓棠教授建议:1.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局限于使学生学会英语,还应该使学时通过学习英语来认识自我、认知世界、增长知识、学会思考;2.英语教学的内容不局限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应该包括广义的知识、经验、文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等;3.英语教学的过程不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记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还应该包括观察、思考、分析、判断、阐释、创造等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
正确理解和把握英语课程的性质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和育人价值,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性看待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态度,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理念确定了课程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包括哪些理念?请用思维导图把这些理念及其关键内容概括出来。
今天的收获与感悟:1.重新阅读了程晓棠教授的书,感觉对课程的人文性的认识更清楚了些。2.在制作思维导图时,我发现自己的概括能力很不咋地,如何提炼关键词,如何归纳总结,这都是我的短板。以前制作思维导图,我只会用幕布,这次我尝试运用WPS来制作思维导图,感觉还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