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木月先生
01
来银川实习三天了,晚上和朋友走在文萃路小吃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将那条油腻的窄道挤得水泄不通,空气中混合着臭豆腐味、孜然味、辣味、玉米香味……还有淡淡的香水味。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嘈杂吵闹。我像那条被主人牵着的泰迪,被朋友握着手腕拉进这片繁华中,我是没有太大胃口的,对这种食物也没太大兴趣,他看见臭豆腐,馋的似乎口水直流,眼冒金光,要一下钻过前面的人墙,站在小哥面前等待那份神圣的黑块,丢到那张急不可耐的大口里。早就听过臭豆腐的大名,可刺激我味蕾的恶臭,关闭了我的食欲。
“你要不要来一块,贼好吃。”
我委婉的拒绝了他,我实在不想吃这个臭烘烘的东西。
他极力劝我尝尝臭豆腐,说不尽的美味,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我并没有兴趣。我觉得不好吃。
他说“你不遍尝美味的东西,怎么知道哪个最好吃呢?你这种人就是固步自封,不敢尝试,没有探索精神。”
他吃的津津有味,我想起了《千与千寻》里那一对贪婪的父母,最后变成了猪。我也不知道探索精神和吃臭豆腐有什么关联,可我还是不想吃臭豆腐。
《重庆森林》里,警官每天给女友买厨师沙拉,他女友喜欢吃厨师沙拉,外卖店里的老板笑他太守旧,为什么不给女友换个口味呢?建议他买了炸鱼排,他女友确实也觉得吃炸鱼排比厨师沙拉好吃,她爱上了吃炸鱼排,女友的欲望被刺激,她找了一个比他更有钱的人,和他分手了,影片中有一个给我很深映象的镜头,警察663问炸鸡店老板“我当时为什么要给他买炸鱼排呢?厨师沙拉不挺好的吗?为什么要换呢?”
欲望是无限的,遍尝美食似乎给人一种优越感,可我们吃饭的目的是使自己填饱肚子,并享受食物带来的自身的快乐体验。而不是夸夸其谈,我吃的种类比你多,我就可以高高在上,指点你。
我喜欢吃糖醋里脊,我就连续三天天吃糖醋里脊,等到哪天我觉得我想吃面了,就去吃碗牛肉面,这是我自身的食性,没见得比一天吃十几种小吃,低贱多少。
02
很多时候我们活在别人灌输的价值观里面,一方面疲于追求别人价值观里美好的愿景,一方面又被自身达不到别人价值观里的美好而自惭形秽。
朋友圈有位朋友经常发自己赚了多少钱多少钱,加入什么团队,日入三四百,轻松月入过万,时间自由,走上人生巅峰。
我知道他是拉大旗作虎皮,我问过他到底赚了多少钱,也寥寥不多,他只是知道虚张声势就能让别人加入他们团队,而他可以赚介绍费。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也没有掉馅饼的事,他说好多人都是奔着钱红了眼,一看转账记录,看他每天收入,真真实实的证据,立马转钱,干脆利落,可这背后全是套路。想躺着赚钱,是站不住脚的。到底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么不理性,用现在写作的话说,就是戳中了你的痛点,经济的匮乏和欲望的增长,周围都是对欲望的刺激,时时刻刻包围在这种环境中,使你的判断力下降,用理性思考的时间变短。在别人花言巧语的煽动下,掏出腰包,却正中了别人阴险的下怀,而扔出去的钱,是不会再回来了。踩得坑一多,有时真怀疑这世界人心险恶,可下次更大的煽动来临时,却守不住腰包,仍然是掏了钱,买了别人的开心。我不是说掏钱的都是骗子,只是你掏了钱后,没有改变现状的强大动力,活在一个循环往复的怪圈里。
03
今天老师说过一句话:“你们要刻意去做一些你们想做的事,等到某一天,你会发现你当时一个小小的坚持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改变。”
写作也一样,一山觉得一山高,总觉得自己也能写出别人阅读量高的文字来,可真正动笔,脑子里却不知道写什么,该怎么构思。不妨把自己的期望降低,把自己的定位也降低,别人的优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明白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坚持下去,不要带太多的功利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打铁还得自身硬,沉下心来,打磨自己,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希望每个人都能守住自己内心的那份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