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中无血缘关系的亲人这一主题被观众拿来讨论得太多次了,以致于当我回忆起其中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时,不经总要问自己:这个是不是我理解的不到位?
电影开始就告诉了我们,这是一部讲述亲情的电影,因此我能从治与翔太把由里接回家的时候开始构想之后的剧情:由里的到来必定会引起骚动,必定会惹来家中有些人的不满,至于原因顶多不超过“生活节奏被打破”“来了个陌生人很不适应”“负担加重”等等,接着便是通过某个事件或者一系列事件让突如其来的到访者成为全家的心头肉,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剧情发展完全成为了一部所谓“温馨”的家庭剧。不说剧情多么稀疏平常值得去批判,单说看导演是是枝裕和就能预见,其实这样拍也不会有多大出格的地方,因为宣传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本来也是这类影片的“职责”之一嘛。
可是这部电影却让本来想慢慢感受家庭温暖、岁月静好的我,在观影时感觉犹如被人喂了石子玻璃渣的饭。
我们可以不批判剧中人物违反常规道德法律准则的行为,因为那些可以在看到他们的生活处境后直接解释为“他们的背后都有说不出的苦衷”,而要对其中本该“一尘不染”的“亲情”元素作一个质疑。
翔太看到治砸坏车窗偷东西便质问治,当时是不是救他纯属意外,是不是只是在偷东西的时候偶尔看到他才救下他,而不是单纯想救他。孩子想要的自然是足够的关心和重视,翔太怀疑治对他的亲情来源不纯是他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终极质疑,他一直以来被教导“商店里摆放的东西不是大家自己的”,故而偷东西偷得理所应当。但商店老爷爷的教导令他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情也许是错的,那么顺水推舟地,养父母对自己的感情或许也不是那样单纯的亲情,就像治无法教他其他东西只能教偷东西的技巧一样,他也无法接受除了“亲情”还能有其他解释这一家人对自己好的理由。
奶奶初枝究竟为什么每月要拿亚纪父母给的三万块钱,却只是存着而且拿钱的时候还要把密码念出来?当奶奶过世,信代轻而易举拿出奶奶的存款又如何解释?奶奶看着一家人在海边玩耍,嘴里念叨着“谢谢你们了”,是亲情流露的直接表达;说出密码也是故意的,这笔钱本来也是她要留给家里人的,因此与其说奶奶白拿亚纪父母的资助,倒不如说她一直为这个家考虑,拿到多少钱也全都给这些家人们。但结尾亚纪因为被告知奶奶一直接受她父母的资助而对奶奶的亲情产生质疑,也完全跟翔太的心境一样:除了单纯的“亲情”,她无法接受其他解释奶奶对她好的理由。
奶奶死后信代隐藏了她的死亡,而是提醒治,如果隐瞒死亡还可以拿到奶奶的养老金。在日本,隐藏家中亲人死亡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更何况在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组合家庭中。信代的隐瞒同样不是纯正的“亲情”,利用奶奶的年纪去拿钱。但她同样是为了整个家庭而这么做。影片里无一处不再提醒观众,其实这屋子里的人都是靠着奶奶的钱才能够相聚在一起,奶奶没了,维持亲情的平衡点也渐渐消失。
这些片段或者细节都在向我传递着:这个家庭中的亲情似乎真的不是传统家庭片宣传的亲情。但反过来想想,我们是不是对“亲情”二字期望过高,或者解读过甚了?
影片中反复提到,血缘本不是让两个人牵绊在一起的东西,即使没有血缘的人也会因为羁绊在一起。那么没有血缘的人又是如何产生羁绊的呢?答案是心心相惜的感情。
信代因为不忍前夫的暴行而与治在一起并且杀死了前夫;奶奶初枝因为向往亲情而将一家人团结在一起并且认了夺走丈夫的女人的孙女为孙女;亚纪在家庭中不受重视、得不到爱逃到这个组合家庭中寻找到自我和爱;由里从信代那里得到了一直消失的母爱、从这个组合家庭中得到关心。
但即使是互相取暖也无法维持生活的进行,所以他们在这份亲情中互相利用,互相利用对方的爱来获取生存的资本与条件。
治对信代说,即使没有工作了,你也可以做回老本行嘛。信代没有任何反应,因为没有钱的家庭真实地无法生存下去。
亚纪问治,你们之间用什么联系。治指着心说,用这个。但亚纪立马反驳了她,认为是钱。亚纪的质疑与反驳不无道理,但同时又反应她内心与这个家庭始终没有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大家互相认为用心感化心的说法她完全不认同,因此其他人都是寻找亲情,而她则是在逃避原生家庭的同时才接受了现在的家庭,所以片尾警方的将奶奶拿钱的事情说出来,她的世界立刻像崩塌了一样。也不知是没有想到还是果然在预料之中,总之亚纪的一句“还是为了钱” 深深刺痛了自己和观众对亲情无理由拥抱的同理心。
爱的本质就是互相利用感情以慰藉自身,而生存下去的保障一方面是情感上的满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纯粹的爱”,另一方面便是以爱为借口获取的物质利益。电影优秀于同类型家庭片的很大原因是它不把亲情吹嘘得多么伟大,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情感也是其中之一,人真正的伟大便是通过各种手段方式使自己存活,再无其他,爱与利益交杂的亲情也才是这部电影所传达的感情。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菠萝购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