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建立起“人、事、物”和自己的关联度
【书籍】(新版)断舍离
【作者】山下英子
【章节&页数】第2章 49~62页
【字数】3238
今天要谈杂物断舍离的三个要点,其中“建立起人、事、物和自己关联度”这个要点,让我感慨万千。
001 要点一:拿出杂物,俯视
打算要整理一个具体的空间,那就把这个具体的空间的所有东西,都掏出来,摆在地板上,桌面上,然后从高处对这些物品进行俯视。
从小单位,小空间开始,不要一下就提升到房间,整个衣柜这样的大空间,否则摆出来的巨量物品会把自己吓到。
002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的物品
第一层筛子——扔掉垃圾
因为真正有用的,可能只有20%的物品。80%的物品,都叫做“陌生的大叔”,他们都是不是必须的,不是马上要用的。他们占据了空间,默不吭声,一个劲儿地挤来挤去。他们是忘却物,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在哪里存在,用你想象不到的功能,发挥着作用(通常是反作用)。(如图)
003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
(如图)
这里面焦点是: 物品和自身的“关联度”。
整个断舍离全书,其实就是在谈论这个话题。
自我的需求在变化,时间在变化,事情和物品也在变化。所以没有一个永远适用的、一层不变的标准。
唯一需要时常保留、时常更新的习惯及行为模式——那就是“断舍离”。
004 培养对“关联度”的敏感性
要能准确地进行断舍离(比方说,不能经常今天断舍离,丢弃了东西,明天就后悔,想要找回来,或者后天又忘了,恢复成过去邋遢的习惯),就要培养出自己对自己、对物品、对事情关联度的敏感性。
培养敏感性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经常性地“断舍离”,经常性地训练自己对于物品和自己关系的关联度,训练这种敏锐性。
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出能发现这些“关联度”的思维方面的敏锐性!
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物品,出现在眼前,马上判断出它和我自己的关联。
知道什么对自己真正重要的!!!山下英子先生提出的标准是: 必要、合适、愉快!
更深层地说,这并不是在训练自己怎么看事物,看物质,而是在训练“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内心”,“真正地喜欢上自我”!
读到这里,不由得由衷地点评一句:山下英子先生,您真的是太厉害了!把“收拾”这么一件很具体的、很小的事情、很平常的事情,上升和深刻到了心理的层面,这种见解和认识真的传说之中,武林的深厚内功啊!
005 我自己对“关联性”的思考
本来今天要读一大段的,但是我决定停下来。
因为我发现现在这一段“人、事、物对自己关联性”,对于我自己来说,非常重要。
我得到了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看物品、事物、人和自己的关系,要真正地了解自己真正的内心。
我决定要停下来,我要自己好好想一想。
在我们中国乃至传统的东方文化里,替他人着想,被视为一种美德。
有时候甚至会很过分地要求牺牲自我,完全地替他人着想,我们宣扬这种人和事,宣扬这种美德,把他们称为“无私奉献”,或者说叫做“舍己为人”。
历史中很多故事,很多的人物都在宣传这一点。现实中,我们往往也被要求严格地控制自己,多多去满足他人的需求,尽量像上面的英雄人物靠拢。
不能说这些是错误的,但是也不能说完全绝对化,完全不容质疑,因为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不见得完全一样。英雄人物很可能真的就是很投入地做这些,值得敬佩。但是我们普通人很可能在做这些“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的事情是时候,内心的世界,不完全是“必要、合适和愉快!”的。
我也做过类似的公益事情,也做过“无私”的事情。初期,我也觉得是“必要、合适和愉快的。”可是后期,变得越来越痛苦,甚至到了诚惶诚恐的境地。
我一直在反思真正原因是什么,很多时候是在怨天尤人,是在抱怨外界的不公,抱怨人性的恶,抱怨大环境的不支持。反思自己的时候,只是反思自己的“单纯”、“太傻”、“太直!”……
我觉得好像都擦着了边,但是好像都没有触碰到实质。
今天看到山下英子先生的这一段,我决定用她的思维和角度来回顾和考量一下,我有了新的发现。
我之所以当初愿意做公益,愿意为大家做好事,我的真正内心,是想“让别人真正地喜欢上我!”
我的思维体系,是建立在“做公益——别人评价”这个关联体系上的。
我想让别人,让他人喜欢上我,所以我替他们做好事,做有利于他们利益的事。
一旦我满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会在微信群里点赞。而一旦我没有满足,或者没有完全满足,他们就不会像我预期地那样夸赞我,一些人开始表达不满意,一些人直接表达负面的评价,于是我的内心就崩溃了。
这才是我的真正苦恼。
我并没有“自己从内心真正地喜欢上自己,接受自己”,我只是期待他人喜欢我,我以为他人喜欢上我,就是全世界都喜欢我。而这个世界,恰恰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我自己。
我,用苛求我自己的方式,用损失我自己利益的方式,用断绝我自己行为和内心关联的方式,妄图换取“他人的好评”,其结果,必然得到的是“不舒适、不愉快、毫无意义”的最终结论。
因为这些“必要、舒适、愉快”都是建立在与他人利益关联上的,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体系之上的。在这个关联的天平上,他人占据了绝对的地位。他们满足了,愿意给我点个赞。他们没满足,我的内心全面崩溃。——这才是我脆弱性的本质。
我把关联关系的对象,完全弄错了。
假定,我用断舍离的思维,重新评判我做过的公益事件,我会这样梳理,我会用和我自己建立关联来思考:
是不是必要——有些是必要,有些没必要。
有必要的是一些具体的事,这些事是我最初想做公益的初衷。值得我去投入,去研究。
更多的是没必要的事,不是当初的初衷,超越了个人能力的范围,需要一个目的性、利益性乃至价值观一致团体来统一。犯不上我一个人全程全身心投入,更不是我全部大包大揽就能解决的。
我高估了我的必要性,做了很多超过我能力范围的事,很累,很焦虑,效果也不好。
是不是舒适——如果仅仅自取做满足了公益事宜的基本目的事,那么还算是舒适的。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劳累,适当的操心,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知道这些付出是有结果的。这些结果既不过高——比如一些人满足第一件,还要求第二件,第三件……,也不过低——比如公益事宜质量基本保障、过程基本完善。
但是后期,我自己被舆情推动,开始卷入一些脱离的公益事宜的事件,这个时候,我感觉特别特别的心累——一方面我付出了更多,另一方面,大家更不满意,评价更低。而我对大家的评价非常在意。
所以,到了后期,我越来越想脱离,越来越不再想参与。虽然被一些舆情裹挟不得不去做,有时候还会顾虑自己的面子、自尊之类,但是内心的声音是越来越想不做了。
到了后期,我真的想办法脱离了,现在来看,这么做是正确的。
是不是愉快——如果我的内心,是建立在“做更好的自己”,“是锻炼自己”,是让“自己提高一点,进步一点”,让“自己的阅历更丰富一点。”,是用这个角度和自己关联,那么我会很感觉愉快!
直到今天,我也很感慨,有些事情看起来那么艰巨,那么艰难,实际上真的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关键是去做。这次公益事件给我一个最大的经验是要做行动派,践行派。千万不能停在那里说,不能光自己瞎想。只有去做了,才能躬身入局,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我也看到了,大部分的人,只会光说不做。这给我们这些肯干的人,提供了难得机会。
因此,即便事后,用和自己关联的体系评价我自己,我还是觉得是有收获的。比如我成了一个坚定的“践行派”。
另一方面来看,我可以摒弃“和他人,尤其是和他人的评价体系关联”这个衡量系统。如果我摒弃这些,那么他人那些超过了我能力范围的要求,那些期望我“竖起一面大旗”、“肩负改变现状的责任”的说法,其实内在核心是让我去“进一步满足他们的利益”、“承担为他们服务的责任”这些事情,很明显超过了我的预期,变成了我的负担,我可以把它们全部清理出去。无论他们的评价,还是他们的意图和想法。
写到这里,我的心,突然间开朗和开阔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