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从未体验过十日禅修,最近在各种因缘下,终于如愿参加了。
很多人很好奇,会有很多疑问,现就着常见问题总结一下。
1、为什么想参加十日禅修?
大约两年前,在学习U型理论的线下课程的时候,老师分享我才知道有这样的项目,另外我大约十年前就有高中好友跟我分享喜马拉雅葛印卡开示的音频,所以我本来就有好感。
最近恰逢个人的人生转型时期,我太想“静静”了,我一直相信《大学》的“止定静安虑得”。
我也一直设想,在开启和追逐下一阶段目标得时候我应该是“不着力”的状态,这就想是一个小鹰以前总是靠着老鹰鼓励和带领飞翔,而今自己要跳下悬崖,先坠落一阵,然后靠自己的勇气和能力真正掌握飞翔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一个“先坠落,再飞翔”的过程。
2、十日禅修主要形式是怎样的?
1)从报道到离开,一共需要12天的时间,也就是需要完整的10天的时间。
所以,无论在课程报名还是正式开始,都会书面的形式确认是否能保证10天的完整学习时间。
2)每天早上4点起床,10点熄灯就寝,全程以训练“内观”能力为主,开示(讲道理)为辅。
我的作息做了较大的调整,这和我平时的作息还是差异很大的,比如早上我一般6:30起床。
3)男女分开活动区域,无论学习和吃饭。
我曾经参加过3天的禅修体验营,男女生没有这么泾渭分明的安排和区隔。
3、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1)失联和建联。
全程手机和书籍等资料上交并被锁箱子,自打2000年买手机以来,第一次10天不曾看过手机一眼。
还记得开始时候的“恐慌和不适”,我急迫的和老婆及父母电话说这十天只有中心的电话可以联系到我...
事实上,等到开手机的那一天,也没有啥“大事”,一个都没有。
同时,我每天4点起床和晚上睡前都能清晰的看到满是星星的夜空,好久没发现天空竟然有那么多的星星,那么深邃那么美。
我也会看到院子里的蜗牛,也会看到各种植物,开始产生深深的好奇心,更愿意观察和联接自然里的一切。
2)浩瀚的内心世界。
回忆起来和畅想起来太多的事情,有小时候的玩伴的各种情节,有父母和亲属们的各种感情、纠葛和温暖,也有上学和工作以来的各类关系和感情大戏轮番的上演,还有已故的亲属的反复回忆和告别。。。
有开心的、有温暖的、有失落的、有愤恨的、也沮丧的、有遗憾的、有甜蜜的、有惊悚的、还有想入非非的。。。
3)神圣静默。
一开始特别别扭,和同学们几乎都很少有眼神交流,更别提语言交流,在“漫长”的静默中,逐渐从无聊转向适应和享受。
而且,静默更能让人体会“宁静”,而宁静更接近本心,所以我也更理解了U型理论中的“静默”环节,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打开心灵和意志,生发勇气和智慧。
4)每天只吃两顿饭。
一天只有早饭和午饭(虽是素食,但也比较丰富),坚决执行过午不食,晚上旧生只能喝一些柠檬水,而新生可以吃一些简答的水果,后来为了内观效果,慢慢也适应了,发现不吃是有好处的,不那么饿(也许三顿饭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坐着更舒服些。
5)葛印卡老师的传承人生故事。
葛印卡之前在缅甸取得了非常大的商业成功,但是有“偏头痛”,他说感谢这个机会,让他认识和学习了“乌巴庆”的内观课程,后传承内观课程返回印度,并从印度开枝散叶到全世界。
一个多小时的纪律片令人充满感动,数次让人泪湿眼眶,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传承着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我认为葛印卡老师在印度佛学没落的时代,传承并进行了现代化的适应改造,去除很多宗教化的仪式和色彩,这似乎让佛学思想在现代复活了,并得以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6)拿到手机那天有种说不出来的复杂感觉,感觉手机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拿到手机并不想看很多信息和留言,也不想和谁联系,只是看了“九三阅兵”的一些视频片段,看待采访民众的片段的时候,特别是台湾群众说“更有安全感”的时候,我竟然忍不住的哭了,流了非常多的眼泪。
我哭的是将近200年了,中国人民一直倍受屈辱,被外国人踩在地上摩擦,已经没有了当家做主的感觉,各种不平等条约,特别是近代小日子对中国的侵略和破坏,今年热映的《南京照相馆》、《东极岛》以及《731》都不断的映入我的内心....我的眼泪有自己的一份感动,我甚至感到这是一份来自“潜意识”的感动,也是“集体潜意识”的一种表达,这种表达饱含“自豪、屈辱、悲伤和喜悦”。
7)走出大门,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我看到阳光更明媚,鲜草更绿,稻田更青香,道路风景更陶醉。
4、主要领悟到了什么?
如果总结一句话就是“进一步理解佛陀的伟大和慈悲”。展开说的话想重点回答一个问题,究竟佛陀(乔达摩. 悉达多)发现了什么?
这个问题太大了,我就谈一下我个人的体会,《佛陀传》我去年断断续续已经看完了,但是更多的是精彩的佛陀生平和故事,至少让我知道了,佛陀确实是一个人,不是神仙或者杜撰或者虚幻的存在。
对佛陀的理解也更多地是在故事和道理上,而内观是我在看视频的时候无法体验到的,直到这次“十日内观”课程。
内观让我认识到,佛陀其实是一个如实的追求真理的人,他一直“以身为器”,他通过大量的实验就像是我们熟知的爱迪生发明灯泡尝试了6000多种材料,7000多次实验,只不过乔达摩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实验,向内进行了伟大的探索实践,而这里关键的一环就是“内观”。
内观是解开人生烦恼和痛苦链条的重要一环,也是切断“贪嗔痴”让生命不断陷入“贪著和嗔恨”循环的关键一环,随着呼吸和注意力移动和扫描能力的增强,人会借助于对身体的“痒痛麻爽”等感受训练自己对愉悦的感受不贪著,对不愉悦的感受不嗔恨。
看似简单,却是智慧照亮的革命性突破,为人类的认知边界进行了重大的拓展,遵循佛陀的内观方法,不断地训练“无常”和“平等心”的习惯模式,最终可以让自己一直保持在“中观”的位置,这个能力无论是处理家庭还是事业决策和关系,都是极为关键的能力,更会对生命的质量和延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当然了,任何能力和成就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功夫在平时,所以持续的“修炼”是最重要的,这样慢慢的我们就能改变思想、改变语言、改变行为和性格,直至改变生命的质量和轨迹。
所以,葛印卡老师建立的十日内观禅修真是功德无量,他简化一切,只为传授“内观”,就是授人以渔,感恩!感恩!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