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本让人感觉煎熬的书《一本最危险的书》

我还在我的历史提升计划中沉浮。一直不是很喜欢文科的内容,主要的原因是历史不好,学起来吃力。
之前看过马伯庸推荐的那本历史书单里,我把吸引我的都看完了,最近轮到一本美国克里斯托夫·B克里布斯著作的,荆腾译的,焦崇伟校对的《一本最危险的书》。
内容是讲述一本书的前世今生,也就是,这本书讲的是另一本书的故事。
“一本最危险的书”这几个字后面还有几个字,“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从罗马帝国到第三帝国”。
“日耳曼尼亚”这几个字就已经暴露了这本书的主要描述对象是德国人。塔西佗是个罗马人(也许是意大利人),他没踏足过德国。然而,通过与来自远方的人的交流过程中,记录了德国人的故事,编辑成了《日耳曼尼亚志》这本书。这本书很久远,塔西佗是55年出生的,所以这本书的流传,也成了坎坷而漫长。
这本第三视角的《一本最危险的书》,就是讲述了《日耳曼尼亚志》是如何诞生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书在流传下来的过程中,经历过了哪些颠沛流离;哪些人在抄录时可能发生过哪些抄写错误;政府或者某些“有心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对这本书如何添油加醋或者引用时进行歪曲……最后的浓墨重彩放在了“危险”这个词上,《日耳曼尼亚志》怎样一步步影响人民群众,政客如何利用这本书,使人们产生极端的民族主义,在杀戮时毫不留情并觉得自己在伸张正义。
……
感触有一:汉译本真的读起来很痛苦,特别是没有故事情结的汉译本。几度使我想放弃,但几度我又扛过来继续看完。看前,心中都需默念“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感触有二:这种类型的书还是比较少,也只有塔西佗的这本《日耳曼尼亚志》会让人去研究它,也算是对“严重后果”的反思吧。
感触有三:我终于看完了,老子真牛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43年9月3日,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此时正值秋天。意大利的秋天算是一年当中天气最好的时节,当然,这个季节也是古罗...
    Andylee阅读 4,704评论 1 3
  • 杨德昌在电影《麻将》里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想知道自己要什么东西,所以他们看杂志看报纸看广告看电视听电台,希望从其...
    Andylee阅读 5,434评论 0 10
  • 橙子是个从一出生眼睛就看不见的孩子。别人都安慰父母:没事,女孩嘛又不出远门,在家呆着好吃好穿的,也比那些在外面流浪...
    苑木恩阅读 4,196评论 0 6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独生子女家庭和丁克家庭的普及等客观因素的...
    丑姑八婆阅读 13,115评论 0 4
  • 满腹柔情道婉闺 轻歌幽梦染春辉 忧人醉饮离别泪 玉液琼浆月影随
    蓝色汪星人阅读 2,405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