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时候,一中门口有个小卖店出租武侠小说,两毛钱一本。我每天早晨死皮赖脸可以从父亲那里搞到一两元钱。于是我减去一半早餐量,省下几毛租书,为了省钱必须隔天就还,不然又要加钱。上课看下课看,吃饭看不睡觉也看,作业当然得完成,成绩还是没问题,我匆匆忙忙囫囵吞枣,几个月的时间租完了小店里全部的古龙金庸温瑞安梁羽生,不知不觉豪情内涌,那时候我喜欢李莫愁,喜欢傅红雪,喜欢《圆月弯刀》《神雕侠侣》,从情感上说,我更喜欢古龙,他孤独内敛,纵酒纵情,很符合我个人所好,金庸给我的感觉就像郭靖,厚道稳重,正道中人,四平八稳,是模式剧中的好大哥形象。
再后来,影视剧里看了一些武侠形象,有的真是似乎为角色而生,比如古天乐版的杨过,陈小春版的韦小宝,有的就纯属火星人客串,几乎毁了原作在心中的形象。
我们为什么爱武侠?七零后八零后的经典回忆。前面的五零六零在看样板戏啊,九零零零更喜欢哈利波特、修仙魔幻、机器人战警,他们的英雄梦是蜘蛛侠、甘道夫,带着无上限的超能一挥手一投足即可改天换地。而我们这些人,在青春期的时候没有电脑和手机,不晓得幻想世界的外延,也没有儒勒凡尔纳的幻想能力,于是会把通过自身努力追求心中理想的武侠故事投射进渴望突破现实的内心,我们所喜欢的角色大多是寄托了个人向往的,就像我也喜欢王菲,就是爱那样的自由自在自我,那样的云淡风轻,现实里,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但至少心中偶像如精神灯塔,指引你,告诉你,不是不可能。
我娃十一岁了,几乎没看过武侠小说,除了偶尔陪老人家看几眼电视剧,娃爹喜欢看那种八十年代刀光剑影冷兵器电影,娃娃不屑一顾,几乎睡着。而我,可是曾经真心羡慕过五毒掌,跃跃欲试,准备找一些蝎子、蜘蛛、壁虎之类的砸成肉泥混在黄土泥里每天左右手猛锤,最后不敢杀活物惴惴作罢。但也真的点了十只蜡烛排成一列用“掌风”去推灭,推了好久不灭,于是吹灭顺便许了个愿,希望我早日练成武功绝学创立一派自封教主。
也许,娃娃这代人不会再像我当年那样疯魔了,我喜欢哪个作者就会一口气看完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包括古今中外,自然也一时以为自己是林黛玉,一时以为自己是朱丽叶,后来,自己还是自己,那些角色成为心中老友,随时随刻,会心一笑,一个人待着也从不觉得烦闷,毕竟,招待这群朋友咖啡和茶都省下了。
人在现实中东杀西突,时而春风得意马蹄疾,时而虎落平阳被犬欺,武侠梦里有我们的心中信仰与热爱,寄托我们的渴望与梦想,修缮我们的价值观。尽管,武侠小说的受众渐渐的不会再如从前风靡万千,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行走江湖我们都不敢忘却江湖规矩与道义,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只不过换了高科技的皮囊,内里依然是人心深处的渴望,要爱,要宽容,要恩怨分明,要付出艰辛追求目标,要实现自我,找到路,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