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詹姆斯·可利尔。这本书的理论性比较强,总共有二十章,就我自己而言,如果泛读,效果可能不是很好,所以,我精读了前几章节的内容,觉得受益很大。下面就谈谈自己读后的一点想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做事情的习惯,好的习惯使人不断进步,坏的习惯就会成为你进步的绊脚石。好的习惯使时间成为你的盟友,坏的习惯使时间成为你的敌人。詹姆斯.可利尔这本书就是从“我是如何了解习惯”开始的。
一、詹姆斯.可利尔是如何了解习惯的
他高一时,在一场棒球运动被击中面部,受伤严重,再次回到学校,由于身体原因,他被高三校棒球队除名。对于从四岁就开始练习棒球的孩子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
受伤两年之后,他设法考入丹尼森大学读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运动员。这是他一生中最英明的决策之一,为他在棒球队赢得了一席之地。对他来说这是新的开端,正是在这里,他初步发现了蕴含在小习惯中的惊人力量。
当他的同龄人熬夜、打游戏时,他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早睡早起,在大学凌乱不堪的宿舍里,他努力保持房间干净、整洁。这些改进虽然不起眼,但给了他一种掌控自己生活的感觉。自信心的恢复促进了学习,改善了学习习惯,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受伤的经历,使作者认识到,只要你愿意坚持下去,起初看似微小的和不起眼的变化,会随着岁月的积累,看见显著的结果。从长远角度来看,我们生活的品质往往取决于我们保持习惯的质量。
习惯是一种固定的程序或定期实施的行为,且在许多情况下,是自动形成的。比如:有人一回到家就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有些人吃过晚饭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有些人吃饭用左手等,有些人一起床就把被子叠好等,好习惯要坚持下去,坏习惯要及时改正。
二、微习惯的惊人力量
1、小习惯带来大的变化
“微习惯”,是一种有规律的练习或惯常举动,本身微不足道且简单易行,却是不可思议的力量之源。
小习惯在一天两天内,你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同,但是数月和数年以后,你就发现,它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你想存钱,如果你每天存50元,一个月以后是一千五百元,一年以后能存一万八千二百五十元。如果一个月阅读四本书,一年就读了四十八本书,数字的叠加也是一个惊人的变化。这些微小的习惯,最后是一个大的改变。
习惯是把双刃剑,坏习惯令你江河日下,好习惯使你天天向上。你的习惯可能导致正或负的复利。两种进程都能轻而易举地发生。因此从理解其中细节至关重要。你需要了解习惯是怎样起作用的,以及如何根据你的喜好设计它们,以便更大限度地避免不良习惯的影响。
2、坚持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在你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受不到它的影响的。直到某一天,你突破了零界点跨入新境界。
好习惯难以持久的原因是在最初的几天、几月或者几年里,可能看不到明显的变化或收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某人每天跑步,坚持了一个月,可是身体没有多大变化,练习书法,两个月了,也不见写的字有多大的长进,心里就有了放弃的想法,一旦这个想法占了上风,你可能就会抛弃这些好习惯。
你要懂得,养成的习惯需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突破并无明显变化的潜能蓄积期。如果你就觉得自己培养好习惯或者改掉坏习惯的过程很吃力,这并不是因为你失去自我提高的能力,主要是你没有度过潜能蓄积期。它是成功前所有的努力,是沉淀,就像竹子默默在扎根。
3、忘记目标,专注于体系
目标的意义在于确定大方向,但体系会促进你进步。例如:想保持你的房间干净、整洁,今天你花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收拾干净了,让房间干净这个目标完成了,但是如果不改变你乱扔、乱放的坏习惯,你又会看到乱七八糟的房间。具体怎样去做,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你每一天都坚持把衣服挂到衣架上,把鞋子及时放到鞋柜里,把书摆到书架上,每一种物品都放一定的位置上,持久去这样做,你要的目标:“”让房间干净又整洁”,自然就达到了。你会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目标了。归根结底,你对这个过程锲而不舍的坚持,决定你的进步。
三、你的习惯如何塑造你的身份
有人想做一名运动员,有人想成为一个演说家,有人想戒烟,其实,这些都是你想具有的某些身份。
你得不停去健身、跑步、训练才能做运动员;你要不停地练习演讲,才可能成为演说家家;你想戒烟,你得控制自己不论何时何地,谁给的烟,都坚决不吸,从此改掉烟民这个身份,也就是改掉吸烟这个坏习惯。你去做的具体过程就是你的行为体系。
好习惯短时间保持容易,长期坚持往往很难做到。坏习惯一旦养成,它们就会如影随行,挥之不去,影响到你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抽烟、喝酒、吃垃圾食品、沉湎于游戏、手机、微视频、电视中,浪费人们许多宝贵时间,虽然改变这些坏习惯很难,但是也是有办法改变的。
行为改变的三个层次是:结果的改变、过程的改变和身份的改变。例如你想成为一名书法家,这是目标,也是你要的结果。有了目标,那就要改变你平时的行为和习惯,坚持经常练习书法,通过不懈的努力(过程的改变)最后导致身份的改变:你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书法家。身份的改变,是最深入的层次改变,这个层次是有关改变你的信仰、你的世界观、你的自我形象、以及你对自己和他人所做的判断。
由此,改变习惯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关注你想要达到的目标,而是:“你想成为谁” ,你的身份来自于你的习惯,每个反复行动都是在证明:“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四、培养良好习惯的四步法
1、习惯的形成
1898年,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用猫做了实验,通过大量的数据,得出结论:导致结果满意的行为往往是得以重复的,而产生的不愉快结果的行为比得以重复行为概率较低。大脑为何会培养习惯,是通过尝试、失败、学习,那些无用的动作逐渐消失,而有用的动作得以加强,这就是正在形成的习惯。
2、习惯发挥作用的原理
(1)养成习惯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所有习惯的形成,都会经历相同顺序的四个阶段。这四步模式是每一个习惯的核心支柱,我们的大脑,每次都会以相同的顺序运行这些步骤。
(2)提示、渴求、反应、奖励的解释
提示包括赞扬、金钱、地位、名誉、权力、认可、爱情、友谊、个人满足等。渴求包括习惯后面的动力,因人而异,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引发渴求。反应,主要指思想反应和行动反应,它是你的实际习惯。反应发生与否,取决于有多大的动力以及所要采取行动的难易程度。渴求是想要得到的奖励,回应则是获得的奖励。
追求奖励的目的,首先是满足我们的需要。例如:食物、水提供给你生存的能量,获得晋升会带来更多金钱和尊重,保持身材可以改善你的健康和约会的成功率等。其次,是它们对我们有益。这四个阶段通过相关神经反应形成一个习惯循环,如果,一种行为在这四个阶段中的任何环节做的不够,那么它们就不会形成习惯。
3、如何培养好的习惯——行为转变的四大定律
第一定律是提示 ,让它显而易见。例如:你想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就把书放在书桌最明显的位置。 第二定律是渴求,让它有吸引力。例如:读一本你最喜爱的书。 第三定律是反应,让它简便易行。例如:把书放在床头边上,你拿起来就可以立即阅读。第四定律 是奖励,让它令人愉快。例如:读完一本喜欢的书,特别开心,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这是培养好习惯的简单规则,反之,就是如何戒除坏习惯。
通过阅读《掌控习惯》这本书,让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理论知识。我的理解和认识可能有些欠缺,但是,希望自己今后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解决面临的许多问题。
掌控习惯,就是掌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