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学习觉察分享20240911
序:平时我们过于相信肉眼看到的一切,所以很容易就会被眼前的现象所迷惑。但是,因为我们拥有心灵之眼(心眼力),所以能够看到表象背后的东西。例如,一个人即使身陷逆境,也坚信自己能够摆脱困境,那他就一定会鼓起勇气,积极地行动起来。
我们究竟要把意识集中在何处?这才是左右我们人生的关键。
1.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经营中最重要的是人生观。松下先生无论对哪一个员工都持有这样的看法:这个人很优秀,是个拥有巨大能力的人。
这是培养优秀人才的秘诀,也是处理夫妻关系、子女教育等一切人际关系通用的秘诀。培养和睦的夫妻关系的秘诀就是认定自己的配偶是优秀的,有能力的,同样,教育孩子的秘诀也是要这样来看待自己的孩子,并且充分地相信孩子。从心里不断认同对方的优秀之处,就会使这种认同的状态成为现实。
在我们内心,有一种将自己认可的事物转化成现实的力量,这就是心眼力(心灵之眼的力量)。它是一种用心看穿表象,看到真相的能力。
人生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去创造的。
2.仰望天空就能看到月亮。月亮有满月的时候,有半月的时候,也有峨眉月的时候。但这只是我们看到的月亮,并不是它真正的样子。虽然我们能够看到峨眉月,但真正的月亮却始终是个球体,也就是说,虽然眼睛看到月缺,但月亮实际上一次也没有缺过。
人也是一样,即使现在呈现出不完美的状态,但其本质却始终是优秀的。因此,你也像那从未缺失过的月亮一样,从一开始就是优秀的。
关键是不要被肉眼看到的东西所左右,而应该不断的用心去发掘真相。
没有必要在心灵和肉眼之间徘徊,让我们的眼睛休息一下,闭上眼睛,一定要给自己充足的闭眼冥想的时间,这样就能用心发现对方和自己的本质。
心底的认同将会在人生中得以实现。
3.实现愿望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成就自我,就是要提升自身的素养和人格。
如果想要事业成功,那么你首先要学会成功做人。如果想要拥有完美的恋人,那么你自身就要成为完美的人。如果想得到众人的支持,那么你就要成为众人想支持的人物。
最根本的是,你自己的内在素养要与实现的愿望相符。忽略了这一点,即使一遍遍把去实践那些所谓的窍门和技巧,也只能适用一时,从长远来看,一切都只是徒劳的(只有不断提升内在素养,才能真正地领会那些窍门和技巧)
科维博士指出:为了达到真正的成功,为了得到永远的幸福,就要拥有谦虚,诚实,勇敢,忍耐,勤奋等品质,就要在更深层次上完善、充实自我人格。除此以外,别无他法,他们这种思想被称为人格主义。
当我们观察苹果树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树干、枝叶,成熟时还会有果实,但是我们不能忽略那肉眼看不到的地下根系部分。
实际上,根系和枝叶的关系就像镜子成像一样,枝叶正是因为根系在地下拥有同样的宽广度才能向外伸展。也就是说,要想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地下的根系就必须足够地发达。人格和素养是无法量化的,它和树的根系一样,是无法用肉眼观察的。然而,正是这肉眼无法观察到的人格和素养,赐予了我们人生丰盛的果实。
如果一味地关注直观的事物,也就是开了什么样的花,结了多少果实,那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把他人的花朵和果实同自己的相比较。这样,你很有可能就会变得轻浮、急躁。
如果你动用你的心眼力,把意识集中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事物上,也就是根系的部分,你就能够找到脚踏实地的生活方式了。
4.凡被称为一流人才的人都非常谦虚,这种谦虚来源于感恩的精神和真正的自信。
上善若水。水总是流向更低的地方,不会和其他事物产生竞争。老子教导我们,水具有置身于低处的谦虚和随意变换形状的灵性,这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达到顶级水平的人,正是因为谦虚才能常常自我反省,从而始终能够在人格上得到更深更大的发展。
提升自身素养首先要做的是,寻找可以成为榜样的人。“学习”这个词据说是来源于模仿,我们正是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学习的原动力是向往和尊敬的心情。
请一定要寻找一位或几位能够成为素养榜样的人物,不一定非得是周围的人,可以是景仰的名人或历史人物,景仰就是私底下把某人当作老师一样去尊敬,通过书籍的媒介向他学习,特别是历史人物,他们都是优秀的,或许自己穷尽一生都不能像他们那样伟大,但从这一点来看,考虑如何能够更接近他们,哪怕只是一点点才是关键。
5.你自身蕴藏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你所能想象的范围,所以有些事情你现在做不到,但是将来却有可能做得到。
每一次人生经历都不是徒劳的。烦恼的折磨磨炼了我的精神,让我成长为能够对他人的烦恼与苦闷感同身受的人。大量阅读的书籍成为我心灵的养分。
每一次的人生经历都不是徒劳的,即使是惨痛的经历。如果能用心灵之眼来审视,你就会发现那里隐藏着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这些经历让人成长,而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你就能发现自身蕴藏的潜力了。
6.如果过于重视结果,就会忽略了自己的诚实和真心,这样一来就失去了最珍贵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我们在做事之前都会想到顺利、高明、体面地把事情做好,结果往往会畏首畏尾,甚至会适得其反。其实只要想着“做不好,也没有关系,只要凭着感觉去做就可以了。”我就会充满勇气。
那些聪明的人,最后都会陷入追求安稳之中。所谓聪明人,和周围人相比,其实只是稍微领先一点而已,也就是两三步的距离。这些聪明人往往把自己的聪明当成资本来获得财富。这里的聪明可以理解为依赖知识和智慧的生存方式,人一旦依赖知识和智慧就容易计较得失,于是一味地考虑“怎样聪明地生活才会快乐呢"?从而陷入安定的生活状态。这样一来,人生就和人性发展、积极进取,渐行渐远了。
韩非子说:巧诈不如拙诚。
《菜根谭》中提到,“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写写文章不是靠玩弄技巧,而是要以拙求进道德,也是那些愚笨的人才能修得大成的一个拙字,包含了无尽的意味。
凡成大事者必定愚笨,聪明过头反而不成。
不崇才智与巧辩,贵在至诚与实践。
实践这些古典著作所写的和伟人所教授的生活方式并不会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如果从长远来看,他们的确可以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指向标。现在对于眼前的事情,只想真诚地倾注心血,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