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讲我的想法:
(课上预习)利用助学资料,把握课文大意。根据预习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课堂落实)1学生为主,适当点拨。2方法渗透(找中心句的习惯,首尾的位置呈现)3注重获取过程,而非仅仅结果。(说明顺序,语言特色)4调动兴趣。(任意选择,注意层次。)5小诗总结(注重整合)
教学建议:
一、处理好我们和教材的关系(教什么)
1.把握部编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2.抓好文体特征,遵循单元目标,用好助学系统,明确课堂重点,注重课堂效率。(结合课例说明)
二、处理好我们和学生的关系(怎么教)
学习基础。学习状态。学习方法。
1.风和太阳比威力的故事
硬干不行,就来软的。哄着,鼓励着。你的眼神,表情,动作,出卖了你,而你浑然不觉。
和谐相处。学会退让。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现在开花,我们不是神,是人。
2.层次,是现实。认清现实,有序期待。
时刻把握学情,慢慢学会接受。学情是起点,也是终点。
三、处理好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享受课堂)
我很自私,我爱自己,所以想让自己越来越好。因为向往,所以努力。我们的成长与别人无关,只有自己。
一个不会休息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1.尝试两条腿走路。既要分数,又要趣味。
2.和自己比较,才有真正的成长。和别人比,会很疲惫。
3.理解车轮效应,先慢后快。用成长型思维去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抓牢基础,学会方法,锻炼能力,提高兴趣。尊重语文教学规律,这是科学。科学的,才是有效的。
感谢领导信任,感谢大家支持。接到任务,亚历山大。说实话,越来越怕上公开课了。不像十年前,乐颠去做,不想后果。见到的越多,越感自己的浅薄。尤其出去培训,怕一张嘴,自己的零落成泥。
纯属个人观点,敬请批评指正。批判的接受,才是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