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座笔记及感悟

王开东老师  江苏省语文中学特级教师

Q1:您认为在带领学生成长和带领一线教师成长上面,有什么不同?

A:教学生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教学生重在兴趣激发,方法指导,习惯培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老师最主要的是教育理念,要帮助老师区别理念的真假,理念不在于新旧。孔子的有教无类,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很旧但很真。

教师是铺路人、引路人、同路人

课堂是问题,知识,真理重新被发现的过程

课堂还要重视语言的艺术

Q2:你认为线上和线下老师与学生各有什么利弊?

A:线上教学好处可以保证睡眠,接受名校名师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复学习,有助于学习的巩固,有利于个性化学习。

但是线上学习师生的互动不足,教学反馈少,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

线下教学人数有限,教学的精准性欠缺。

教师的自主学习明显不如学生。

用一种方式培养50名学生是愚蠢的,用50种方式培养学生是伟大的。

管道式教学,管道式教学资源,项目式学习,实践中的动手能力,

每天的太阳是新的,每天的自我是新的。

Q3:您又是用什么方法在教师培训上能够去趋利避害,更好完成心中的梦想的?

A:教师课程的选择性,不要有外在的压迫,内在的驱动更好。按需讲课是个好方法。

—————————————————————————

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独孤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尔克

阅读经典,读懂读不懂都是收获。——林语堂

一、是否必须要写

如果灯火熄灭,如果独自起舞,如果无人欣赏,那么对于一个诗人或者普通人,这样不停地写到底是为了什么?

1.不写会不会因此死去

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得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

2.成为你自己理所当然

一个诗人,是最不需要评论的,它所表达的是自己所信仰的爱,是生命的真实意义。而所谓的“职业”“被接纳”不过是副产品,一个人成为诗人,是不需要旁人的认同的——这和成为他自己一样。

一个人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儿,是和自己相处融洽,因为毕竟没有谁,能比你自己,可以和自己分享更多的生活。每个人自有自己的使命,一切命运都可以接受。

二、写不出来怎么办

写作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章千古事,妙手偶得之

1.对于创造者来说没有贫瘠

如果逆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

为什么写不出来,把他写出来就是好文章。

童年是一座富丽的宝藏。试行拾捡起过去久已消沉了的记忆。

2.好的艺术品从“必要”里产生

意味着它是自然长出来的,是从心灵深处长出来的,是天然的,自然自有其道理,别人无从判断,真正的审判者只有我们自己。

3.诚实地走向内心

三、写什么?怎么写

转向伟大和严肃事物根本书籍

1.走向伟大和严肃的事物

反讽是一种批判,一种消解,一种调侃,一种旁观。但是生活更需要建设,就像批评教育也是需要的,但批评教育看不到教育的未来。

2.阅读根本书籍

《教育人类学》《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

3.挺住,意味着一切

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

在创作的路上,“内”往往比“外”更重要。

眼睛望着世界,心却要永远属于自己。

推荐毕飞宇《小说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