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笺,还是写给自己吧!
鲁迅先生的《野草》是以“独语”的方式写就的,并是写给自己的,我也应该学习和运用这种方式,向自己的心灵作一种表达。
由陈福田先生主编、罗选民先生主译,中译出版社出版的《西南联大英文课》一书,是自己今年必须思读完成的经典著作之一。按年初确定的计划,现在该是“时间过半、完成过半”了,但实际推进的篇目却只有不多的几篇,当是深刻反省与自我批判了——计划不切实?非此原因。思想与作为“漂移”了?亦非此。操作方式有误?非也!彻思而究底,乃是一段时间少了“思想之光”对自我生命的照耀!非焕发生命的思想之光,何以顽强意志力的作为?
自昨夜思读钱理群先生阐释的《鲁迅的精神历险和语言历险》,体会其中“千古文章未尽才”的思想魅力,自己意志中的“思想之光”获得恢复、升腾,并扬出力量,因而,《西南联大英文课》便紧握在手了,首先倾力耕读美国小说家赛珍珠所写的关于中国故事的短篇《贫瘠的春天》。
赛珍珠(笔名)是生长于我们中国,并以关于中国的小说《大地》而获得1931年普利策奖的美国小说家。这篇《贫瘠的春天》选自她所著《第一任妻子和其他故事》,1933年在美国出版。由此我们可知《贫瘠的春天》所反映的社会人生是在中国的1930年代。
打开《西南联大英文课》一书,翻到第一篇即是《贫瘠的春天》。标题入眼,便深刻触动了我的思维——春天何以是贫瘠的呢?不是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之始吗?更何况,春风杨柳、百花盛开,总是铁律般的春之景象,何以“贫瘠的春天”?
读完全文,不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赛珍珠女士的思维构建与润畅笔力的描摹写真更是让人惊叹——一幅灾难下中国农民困苦挣扎的悲惨生活图景。
开篇是这样的:
农民老刘坐在自己只有一间房的门口。那是二月末的一个温煦的黄昏,他瘦削的身体已经感知到春天的来临。
结尾是这样的:
他(农民老刘)喃喃自语:“我没有种子可以种地。土地就在那儿!我要是有种子,我会用我的双手去刨地,土地就会有收成。我知道我的地肥。但我没有种子,地里什么也没有。是的,春天来了,可我们还会挨饿!”
他呆望着这贫瘠的春天,没有一丝希望。
农民老刘何以绝望于充满希望的春天?答案是春天之前的洪水灾害。
洪灾到底给农民老刘带来了哪些家破人亡的具象?
赛珍珠女士以“今年与往年对照”的笔法,在中间的段落中予以了一一写真:
■ 屋子四周的柳树,严冬饥荒时被他全砍了,一棵一棵地卖了。父亲年轻时亲手栽种的三株桃树和六棵杏树也没有了。
■ 今年地里啥也没有。没有离离的麦子,因为该种麦子的时候,田地被洪水淹没了,现在地都开裂了,像刚干不久的黏土一样。
■ 他没有水牛了。他的水牛可是耕地能手,丰收时还可以帮拉石磨碾谷子。但这都是过去时了。他已经吃掉了自己的水牛。他和他的妻子、父母还有四个孩子一起把水牛给吃了。但这还不够,他们又开始遭受饥饿的折磨了。
■ 死在自己的土地上是剩下的唯一的安慰。在饥饿中,老父亲已命归黄泉。两天以后,老母亲就死了。然后,他又亲手将他的幼小的女儿和一个从未长结实的小儿子一个个埋入泥土。这就是这场冬日的饥荒从他们身边所夺走的。
■ 他都不感激自己还活着,自己的老婆还活着,还有老大老二两个孩子。
这个“都不感激自己还活着”一语,可谓最彻底地道出了农民老刘在大灾年之后的生命之最悲苦——生不如死,死了倒一了百了了!
读完这样一个短篇,掩卷而思,深深触动我心的,首在农民老刘所代表的中国农民在过去时代的悲苦命运,尤其是大灾年份的无以挣扎。再看今朝的农民生活,不是深彻地教益我们该怎样去历史地把握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吗?饮水思源最该是现代幸福生活的一个不竭思想!
之后深深触动我心者,该是《西南联大英文课》的编著者。把这样一篇美国小说家的文本作为第一课来讲授,不是最让联大的青年学子真实地把握中国国情吗?不是励志青年学子为改变民生而发奋读书成才吗?不能改变苦难民生者,何以称自己有才华?我想,编著教材的匠心独运,最该是此者吧?!
再三触动我心者,还是赛珍珠女士的情怀与文笔。她写中国农民老刘,犹如在写自己家人的苦难,这同理心同情心就非同寻常了。最关键的是,她非常教育我:作为一个现代网络写手,该怎样选题选材去写作,情为谁发,理为谁说。
为了自己的思想“有光芒”,赛珍珠女士的这篇《贫瘠的春天》,我要一读再读,从中强筋健骨。
写给自己的心灵,话再多,也不算啰嗦吧!
恂达
2019年7月22日夜,于白洋淀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