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箴言》学习体会20
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的第125天(加上打卡鸭21天),阅读了《陶行知教育箴言》《其他箴言》中的《每天四问》、《共和精》两节。
每天四问
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固然不对,但是过分的用功,过分地紧张劳苦工作,也于一个人身体的健康有妨害。 妨害着脑力的贫弱,妨害着体力的匮乏,甚至于大病,不但耽误了学习和工作,而且减损及于全生命的期限!
二、适当的休息,是健身的主要秘诀之一,万不可忽略。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三、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四、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共和精义
一、吾于共和之险象,既已详言之矣。然戒险防险,思所以避之,则可;因畏险而灰心,则大不可也。避之之道 唯何?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
二、同心同德,必养成于教育;真义微言,必昌大于教育。爱尔吴曰:“共和之要素有二:一曰教育;二曰生计 。”然教育苟良,则人民生计必能渐臻满意。可见教育实建设共和最要之手续,舍教育则共和之险不可避,共和之国不可建,即建亦必终归于劣败。
三、罗比尔曰:“吾英人第一责任,即教育为国家主人翁之众庶是已。”故今日当局者第一要务,即视众庶程度 ,实有不足。但其为可教,施以相当之教育,而养成其为国家主人翁之资格焉。
四、强有力者,亦未尝不欲施愚民政策,以塞人之自觉、自治之源。无如万国交通,以群策群力,群运群智,然后方可以制胜。若恃一二人之智力,则鲜不受天然之淘汰。故不教育其群者,必受外侮,而臻于亡。
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与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异曲同工,一个人若能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缺点,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成就不一样的人生。纵观古今中外一些卓有成就的人大多如此,都敢于自我批评,并勇于改正缺点,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圆满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又怎能不具备这种精神品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