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本时间管理相关的书,也是2024最后一本书了,书的全称是《五种时间:重建人生秩序》。智能时代,太多碎片化信息,太多诱惑,我也时常感觉自己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就像这本书里说的被手机剥夺一部分生命和影响一部分价值观。时间管理相关的书看过不少了,很多有相通的地方,比如每日列计划清单、确认优先级(事实也证明它们是有效的),但每本书也有各自的特色。本书的作者将一天中的时间分成以下5个大类: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心流时间、赚钱时间、生存时间。
提到了我之前看过的《清单革命》,也让我想到今年夏天看的《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关键还是要去实践。
书中一开始说到,作者早年做过的一个文创产品,叫“趁早效率手册”,很多粉丝就用这个手册记下自己一年的目标和规划,他们团队发现99%都是与金榜题名、升职加薪、结婚生子、买车买房相关。作者提出了两种工具:一个是面对过去的,总结自己过往人生的高潮和低谷时刻,这样也能知道自己最在意的是什么;一个是面对未来的,叫“追悼会策划表”,即希望在生命的终结时,别人怎么描述自己的一生。实践后会发现,在那四个人人都觉得重要的目标之外,还有很多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珍贵的东西。
第1个时间概念,生存时间。表现在刚出生自己没办法独立生活时,和在上学和工作期间那些为了考试为了挣钱而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事情。生存时间是一直存在的,当自己跨越了一个阶段之后,仍然有要面对的新的生存时间。生存时间的痛苦就是人生的底色,可以衬托出其他时间的珍贵,但是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比较痛苦的时间变得可控一些,比如做清单,给自己定下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对比同专业其他优秀的的人,看看自己还有哪里可以提升的地方,或者新的机会等等。这里说到郎平带领的女排也应用了如何主动过好生存时间,以及女排的成绩是如何得来的。
第2种时间,赚钱时间,比生存时间高一个等级,但又十分可能滑落回生存时间。人生终极等式:梦想或目的地=核心竞争力起点×(1+进步的速度)时间的次方。没有人永远轻松快乐又取得伟大成就,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坚持下去,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第3种,好看时间,当你不再囿于生存的烦恼,人生到了一定时间和阶段,好看时间要占越来越多的比重。好看的外貌取决于睡眠、饮食、运动、遗传、环境、情绪7门课的综合成绩。
最后2种分别是好玩时间、心流时间。感觉共通点是这些时间是自己主动选择的,智能手机时代都会分散我们这两种时间的精力,注意力经济让我们以为的好玩实际可能连无聊都不如,转而一直贡献流量;想要进入心流时间一定要远离电子产品。
想到备考时看视频有老师说到备考时要进入心流状态,之前采访过一个企业家说自己喜欢运动,所以每天运动是很自然的事情,不需要坚持,他们都是这两种时间很好的印证。
同样的事情对于不同人来说属于不同时间,比如参加法餐培训对于家庭主妇和厨师一定是不一样的目的。第二点是精彩的人生一定经常是不同时间的折叠,毕竟生命有限,想想也确实,干一份垃圾工作,生存时间就站了一天中的绝大多数,而找到热爱工作的人,当做了一份事业。人生就是要努力缩短生存时间,增加尽可能多的心流时间。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24小时时间花园,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想想三五年、十年目标,再联系到现在,每天要花多少时间播种才能收获N年后的果实,很清晰,作者还给了很多工具方法,也有配套音频,虽然没有全部实践,也已经有了启发,值得读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