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这句话暗示了基层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心。而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时至今日,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领导便更有把脉定向、领航掌舵的作用。因此,为确保基层治理保持正确的方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引领是我们当下的工作重点。基层治理,必须旗帜鲜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正在从高速度发展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要始终坚持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唯有将党建延伸至基层,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我们党的领导一以贯之,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
增强基层干部的底气,需要积极深入群众。感动中国人物、当代愚公黄大发,用36个春秋实践做一个老党员的誓言:用生命来换水。一条跨三座大山、绕三道绝壁、过三道悬崖,通过三个村十余个村民组,总长度近10公里的“大发渠”,为贵州遵义草王坝的村民带去立清凌凌的河水,更带去生活的幸福。而黄大发老人僵直的手指、沧桑的面孔正是一个老党员不忘初心最好的见证。增强基层干部的底气,首要做到的就是“接地气”。一方面,要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群众,了解群众的诉求,上门为群众讲政策、办实事;另一方面,基层干部也要始终做到心中有民、心中为民,心中多想事儿、多琢磨办法,真正深入群众生活。
基层干部在思想上要树立远大崇高理想,能够汇集群众之力,为治理基层提供新动能。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与力量,我们党始终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多地因人心不齐,做事以利益为导向,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有力的组织的引领。反观,基层抗疫也必是依靠群众之力,最终获得胜利;黄大发绝壁凿渠必然不是靠一人之力,而是汇聚全村人的力量。一言以蔽之,唯有坚持党建引领,方能实现基层的团结一心,集中力量办大事。
强化党建引领,在行动上,应打破遮蔽,关注现实。关注现实应是基层干部紧跟时代大潮的基础前提,在当今技术,网路发达的今天技术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问题,使不少人与现实间处于遮蔽状态,用想象代替现实,沉溺于网络小说中编造的虚幻人生中。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走出自我,走出书本和网络,打破舒适区,走近乡村和社区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民众的悲欢与社会疾苦,只有自己走出去,去看、去听、去感受、才能感受到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精准扶贫是多么的伟大和艰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检验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镜子,是验证党性修养的清水。只有基层干部心存敬畏、奋斗实干、清正廉洁、不忘初心,才能涵养“赶考”心态,交出百姓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