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三十而立”,按照潮汕人的计岁方法,过完年我也就三十岁了,却发现自己至今身无立锥之地,内无立家之人,外无立业之资,孑然一身、终日惶惶,不知要多少年后才能真正立起来。
2023年伊始,被室友传染新冠病毒的我刚痊愈,而学校早已催促学生离校,宿舍也开始断水断电,于是我决定返回家中,未完成的实验计划也只能搁浅。因为三月份就要提交学位论文,而我的论文还一字未动,所以我打算在家里写完论文的初稿,春节后再返回学校补充实验和改论文。
回到家后,因为“大病初愈”,一段时间里人都是昏昏沉沉的,论文也不知道从何处下笔。我本来给自己订了一个计划,春节前写一半,春节后写一半,字数大概三四万字,结果转眼春节快到了,我才写了不到三千字,心情愈发的焦虑,担心自己完成不了论文毕不了业。
我并不是一个贪玩、懒惰、不务正业以至于荒废学业的人,之所以课题迟迟没有进度,论文迟迟没有完成,是因为整个课题几乎是我一人独立完成,没有任何人的指导、探讨和帮助,从选题思路、实验设计、外出采样、买试剂和器材、学习仪器操作、做实验,到编程语言和软件的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代码的编写、实验数据处理和绘图、相关文献的检索、阅读和归纳、论文的撰写和修改等等,全都是我独自完成。何以至此,并非我清高孤傲,不想跟人合作,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我错误的选择和拧巴的性格所致,此事说来话长,有时间回顾一下自己研究生这荒诞的三年再细说。
因为论文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进度,整个春节也没有心情出去游玩,有亲戚来家里或者去亲戚家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也不敢谈论自己的近况和将来的打算,因为自己能不能毕业都不知道。转眼到了开学的日子,课题组群里却没有一点消息,导师也没有说什么时候开组会,对我基本上放任不管,我也基本上不去课题组办公室,完全独立于课题组之外。我认为我的实验数据已经足够写一篇硕士论文,也没必要回学校做实验了,而且我对回学校宿舍住有一种恐惧,因为三个室友每天晚上都会开麦打游戏到凌晨一两点,让我不堪其扰。于是我就一直待在家里,每天一点点构思着论文的思路,一点点挤着论文的字数。距离提交论文的时间越来越近,我的心情就越来越焦虑,因为我的课题涉及到一些复杂的代码和绘图,又没有人指导,只能靠自己去摸索,有时候为了画一个图、写一段代码,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一段时间里天天熬夜到凌晨两点后,家里的猫就在我旁边静静地睡着,我起身把它弄醒、赶出房间,然后去睡觉。
终于赶在3月底给导师提交了论文初稿,他花了中午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改动了几个字词,轻飘飘地说这两章的逻辑不太对,就把论文丢回我去改了,我无语但也只能按照他的意思去改,尽量做到逻辑自洽。当时觉得自己总算完成了一项庞大的工作,虽然后面还要经过盲审和答辩,但终于不用天天为此担忧焦虑,可以放松一下了,想到自己长这么大还没有去过隔壁的潮州,还专门坐了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去潮州古城逛了逛。那段时间我还报名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虽然根本没什么时间准备,知道自己不是当公务员的料,也肯定考不上,但还是上了考场去体验氛围,结果可想而知,这完全是家里人的意愿,而不是我自己的意愿。
在家里待的时间长了,家里人也渐渐觉得不对劲,觉得我是不是毕业了不去找工作,我也觉得自己不能继续待在家里了,但也不想立刻回学校,我对宿舍的室友还是有深深的心理阴影,当时是周末,我知道他们肯定又会打游戏到凌晨两三点,只能先在汕头的宾馆住两天,周一才返回学校,回到学校后我还不断地在app上搜学校附近有没有可以短租的房子,后面又觉得在学校待的时间也不长了,忍忍就过去了,不想花这个钱去租房子。
回学校后的几天继续修改论文,先提交给学院的老师审核,当然又是一次次地打回来修改,终于在四月中旬左右提交了最终版的论文进行盲审。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在不停地找工作和投简历,结果也是应者寥寥,只有少数几个HR回复了我,面试机会就更少。我还参加了学校的春季招聘会,其中有一家公司招聘的岗位跟我的技能还是挺匹配的,结果HR打电话给我,一开口就是月薪3500,没有双休,而且工作地点还是在深圳,我一听就无语凝噎了。因为今年的大环境不好,应届生也很难找到好工作了,像我这种“双非”学校“天坑”专业的硕士,而且没有实习经历,更是可想而知。当时投简历、面试接连被拒绝,心情非常难受,一向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的我有一天突然想到学校后山的寺庙里拜一拜佛,求一点心理安慰,结果第二天还真就有一家公司给我打电话,那家公司规模还挺大,当时在招聘软件上看到发布的岗位,工作地点还是在外地,根本没有打算去到那么远工作,只是顺手投了一下,没想到HR打电话跟我说现在有一个岗位在广州,问我有没有意向,我可太有意向了,广州是我最理想的城市,于是就约了第二天的面试,一面二面都是视频面试,很顺利都通过了,然后就给我发了offer,虽然给的薪资待遇不高,但对于一个即将要失业的人也已经是救命稻草了。
我读研三年的两个“心腹大患”——论文和工作,到此也基本有了着落,我终于如释重负,每天低垂的头也终于可以抬起,仔细端详一下这个校园,这是我家乡的大学,离我家只有不到三十公里,曾被誉为“高校建筑之花”,图书馆被誉为“亚洲最美图书馆”,在这三年里,我常常整天躲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写代码、看书、看论文,直到闭馆音乐响起,我随人流走出图书馆,在校道昏黄的路灯下走回宿舍,却从未欣赏过它的美。校园建在山脚下,抬头就能看到郁郁葱葱的青山和山上的怪石,下雨天时,山上云雾缭绕,仿佛一副山水画,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如果能和一位美丽的姑娘一同走过,一定是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而我只能羡慕那成双成对的少年和少女,我与他们之间总隔着无形的屏障,他们属于这里,而我只是导师招聘的一个临时工,只是一个有学籍的“局外人”。当我走在走了无数遍的小路去食堂吃饭,午后的夕阳余晖里,我看到那些上课或下课的本科生,他们有的穿着朴素、稚气未脱,有的青春洋溢、光彩照人,我也曾像他们一样,只是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只剩下不懂珍惜的匆匆那年不断在脑海中回忆。
很快就到了学位论文答辩的日子,在一通手忙脚乱中提交了各种材料,做了答辩PPT。虽然知道学校的硕士论文答辩大多只是走个过程,并不会有老师卡着不让通过,但还是免不了紧张,把演说稿背了一遍又一遍,把评委可能提的问题都准备了一遍。答辩还是挺顺利,老师提的问题也大多是我准备过的,我汇报加上老师提问的时间加起来差不多有一个小时。让我没想到的是,有一位老师在提问时突然对我一顿猛夸,说我应该为自己做的事情而感到骄傲,说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的发展方向,而不是要发了论文才代表他们优秀,连带导师老板和老板娘也破天荒地夸了我两句,让我受宠若惊。那位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也觉得很有道理,她说人不要自我设限,不要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给否定掉,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
至此,我最后的学生时代就结束了,或者说早已结束。在学校多待了几天,提交完各种毕业材料,我就又回家住了,这个学校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人和事,剩下的只是毕业那天过来参加一下毕业典礼,领取学位证和毕业证。2023年的六月可能是人生中最后的悠闲时光,毕业答辩已经通过,工作也已经签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才入职。因为新冠疫情的管制已经放开,我通过兼职给客户写代码、改代码也赚了一点小钱,想着回我的本科母校看一看,到我本科四年所在的城市玩几天,但最后看了机票的价格,想着没有同行的人旅途也很孤独,也不想浪费钱去做这种缅怀青春和吃喝玩乐的事情,因为知道挣钱的不易,还是放弃了,继续在家里给客户写代码。
六月底到了广州,先是找房子,找到一个位置很不错的房子,在一个老小区里,离地铁很近,离我工作的地方也只有两公里,房东还是我老乡,于是签了一年的合同,从此开始了每天骑共享单车上下班的日子。相隔四年,再次回到广州,还是让我倍感亲切,这里是广州的老城区,说粤语的氛围很浓,有时候去买东西老板跟我讲粤语,我也会用粤语回答他,虽然我是一个潮汕人,但我听得懂粤语,也能讲一些。七月初到项目所在的办公地点报道,公司做的是To G的项目,我们需要在甲方所在的地方办公,刚到项目上时,发现整个项目组只有我一个新人,其他人在这里已经一年了,项目也已经到了验收阶段,每个人好像都很忙,而我刚来又什么都不懂,每天听同事在交流工作中的事情都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并不是我理解力差,而是那些习惯用语是他们在这个项目上一年来所约定俗成的。记得刚来的时候,我的指导人交给我一项任务,把表格里的几百个地址一个个输入到高德地图里查找坐标,再把坐标粘贴到表格里,叫我今天就干这活儿,我心想:就这?会不会过于简单重复了?立刻就想到可以用爬虫的方法自动去获取,写了一段代码不一会就把坐标都爬取下来了。
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我基本上每天都处于不知道干什么的状态,有时候同事会交给我一些任务,但基本上也都是一些简单的复制粘贴、数据录入、鼠标点点点的重复性工作,时间久了就难免不耐烦,担心每天干这种活儿迟早会被淘汰掉。其实在入职之前我也有过担心,知道这种To G的公司,而且是数据内业的岗位基本上学不到什么技术,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很低,但是没有办法,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去做开发的岗位,但我既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只能认清现实。我的主管跟我说:当初招你进来是看重你的代码能力,希望你不要把这个技能丢了。那是,我还打算用这个混饭吃呢,怎么可能会丢了?我又不能做一辈子数据内业,这种活儿过几年都要被AI和各种自动化工具取代掉了。
七月末到公司上海总部参加校招生培训,说是培训,其实不过是两天带薪参观和听讲座,公司还给买了来回机票和订了酒店,相当于一种福利,那是我第一次去上海,当时是晚上的飞机,还晚点了,到上海已经是凌晨一点多,刚走出航站楼就有很多人围过来问:帅哥,坐车吗?滴滴打车。感觉就跟广东的拉客司机很像。在上海的两天我还到处逛了逛,跟几个小伙伴去逛了外滩,感觉黄浦江的夜景跟广州的珠江夜景很像。我还一个人去参观里鲁迅墓,先生的塑像已经被围了起来,只能远远地望一下。去到虹口体育场旁边听到里面在开演唱会,过两天刷抖音才知道是蔡依林的演唱会。
八月中旬又到北京的集团总部参加校招生训练营,北京的训练营就比上海的严肃得多,基本上每天从早到晚的日程都排满,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都有任务要完成,也就没有时间出去逛了。集团还是很良心,给我们提供三餐,还有班车接送,同样也给买了来回机票和订了酒店。在北京集训的几天也是跟几位小伙伴玩得很开心,还学到了一个新词——i人,起初不明所以,后来才知道是introvert(内向)的意思,相应的外向的人就叫e(extrovert)人,很多00后的小伙伴都不避讳地称自己是i人、社恐,毕竟做IT开发的人很多都比较内向。我去过的城市不多,自从本科毕业后就没去过省外城市了,但还是能感到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不同的气质,上海是典型的南方城市,而北京是典型的北方城市。
工作的前三个月我每天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打卡上下班,周末会在广州到处逛逛,感觉广州这座城市真的很不错,物价不高,到处都是美食和免费的公园、自然和人文的景点,地铁四通八达,既有现代的一面,也有传统的一面,大部分人都很和善,我从第一次来就被深深吸引。国庆假期回来后,主管又一次找我谈话,问我:你在这里干了三个月了,有什么感受吗?我直言不讳地说干的活儿有点过于简单重复。然后他对我就是一通画饼:“当初招你也是看重你的代码能力”、“以后再慢慢带你做研发的工作”...什么的。我也觉得再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于是把自己平时工作中写的一些代码打包,做成一个有图形界面的小工具,写了详细的文档发给领导看,起码让领导看到自己还是有点本事、有点价值的,不然迟早把我劝退。
工作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下班后就是刷抖音、打游戏,有一天我觉得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了,要有一个目标来驱动自己。我首先设立的一个目标就是考一个职业资格证书,我从事的是IT行业,自然就是考IT的证书,于是报名了“软考”,也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但还是没有好好去看书备考,最后也是几乎裸考,感觉试题也不难,但最终还是没有过,如果我花时间看一下资料,可能就过了,真的很可惜浪费了一百多的报名费。有一次我发现自己工作时长时间伏案在电脑前,造成我的脖子前倾很严重,于是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要健身和改善体态,那段时间下班后会利用简单的器材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一些健身运动,晚上有时候会到旁边的公园跑步,效果也很显著。后面到了十一月份感染了甲流或者支原体,反反复复发烧、流鼻涕、咳嗽了一个月,健身也就停滞了,一直到现在,现在我的身材又变回去了。我也立过目标要写公众号和做视频自媒体,但迟迟都没有开始。
如今又到新的一年了,还是要立几个FLAG来驱动一下我这个而立之年、浑浑噩噩的老同志:
2024年还是要学好英语,尤其是口语和听力,最好能考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英语证书;
2024年还是要考一个IT行业的证书,不管是软考,还是阿里云、华为认证等;
2024年还是要坚持运动和健身,首先是不能胖,也不要看起来猥琐没精神;
2024年要开始写公众号和做视频自媒体,可以更新得慢,但不要停;
2024年还是要学好编程和AI,在GitHub上发布自己的开源项目,用好AI工具;
2024年最好能将自己的硕士论文写成英文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