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诗句是天才创作的,但诗意却是每个人都可以细细品味的。诗意是人格境界与文学产生的韵味,人类自原始以来的触摸。烂漫生活的闲造,东山再起的喜悦;人世中的爱恨情愁,深夜里的林暗草惊风,以及高山流水的对唱,自古以来就有人会做赏诗意之美,胜过北方的银装素裹南方的四季如者。
唐诗里的慢生活,是这个读秒时代最大的奢侈品。
许多诗入都喜欢“我与我周旋”。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
明月,对影成三人。”影子是“我外之我”,和生命一同存在,一同消失,所以容易唤起敏感的诗人种种遐想。一切都是随心所欲、漫不经心的,在人间旷野处对饮。
孟浩然在夏天吟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心胸怀着平波心境的人,总是清景幽情。明净传波,冷明莹洁,清芬四溢,晶光流转,诗人只是舒舒服服,像任何一个夏夜一样在纳凉,却写下不一样的情怀。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也写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当时的他被败到这种僻远之地固然愤慨万千,仿佛有隔世之感。在惆怅之余又很达观,沉郁中见豪放、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振奋。
不同的诗有不间的情感,能为我们描绘更多色彩,扩充大脑。是诗意的价值,诗意是无花的蔷薇,虽不张扬,但也永不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