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德,就是致良知。理学和心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心学是理学的美妙舞蹈,而离开了理学,心学根本无法讨论。因为心学就是讨论理学,就是“理学学”。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出自朱熹《大学章句》,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明德”的注解: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明德,就是人天生就有的,心体空灵而不为外物所惑的,所有的道理都在里面,应对万事万物也以此为本原。但是,每个人的天分气禀有差别,又被自己的欲望所蒙蔽,所以那明德有时候就浑浊了。但是,其本体之明,却从未改变。所以学习的关键,是不断的“明明德”,不断的擦亮自己的明德,让它恢复它本来之明。
朱熹这段解释,可以说和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没有任何区别,明德就是良知,良知良能,良知具众理,良能应万事。明德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就是良知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要明明德,就是要致良知。理心之间,理学和心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心学是理学的美妙舞蹈,而离开了理学,心学根本无法讨论。因为心学就是讨论理学。
王阳明又据此说:“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没有心外之理,也没有心外之事。
【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此语如何?”
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有同学问:“朱熹老师说:‘人之所以要学习,就是要学习心与理罢了。’这话对吗?”
王阳明回答说:“心就是性,性就是理,‘心与理’,中间加一个‘与’字,就难免把心理两件事了,这一点,为学者一定要善加体会。”
心、性、理,钱穆说:“讲理学最忌讳就是搬弄几个性理上的字眼。”王阳明也说了:“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理衰。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返朴还淳之行。”
儒家不是哲学,是行动,是德行之学。什么心啊,性啊,理啊,气啊,命啊,孔子不讲这些。子贡说:“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孔子不讲复杂的,不讲哲学的,也不讲创世,不讲来世,不讲鬼神,总之,不讲“没用的”。所以有西哲贬低儒家是“善良的实用主义”,不是哲学。我觉得这个评价很精确,他就是善良的实用主义,孔子本来就不讲哲学。
什么时候开始讲哲学呢,主要是从宋儒开始讲,从周敦颐《太极图说》开始。我认为原因是面临佛教的竞争,因为佛教解释了世界怎么来的,也提供了人死后去哪里的答案。这些问题,对于孔子来说,都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不知”。佛教全知,全部给了回答,人就都往佛教跑,所以儒家也开始就这些问题给出解答。
到王阳明,又翻过来,叫你不要拘泥着文字概念纠缠。但是,他也拦不住他的学生要跟他纠缠。下面又来了:
【或问:“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
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有同学问:“既然每个人都有这颗心,而心就是理,那为什么有的人做善事,有的人做坏事呢?”
这就是文字上纠缠,没意思的问题。
王阳明回答说:“因为恶人之心,失去了他的本体。”
这失其本体,应该是本体为私欲所蔽吧。本体还在,就是良知,人皆有之,都在。
我的《传习录》学习参考书目:
《传习录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王阳明撰著,谢廷杰辑刊,张靖杰译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