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清楚的一个场景,一个深秋清寒的早晨,起早去捡蘑菇,到山下的时候,跟妈妈谈论到以后。妈妈希望我以后走出这些大山,不用再像他们一样受那么大累。而我当时还是最原本的状态,没觉得家里那方土地累,一直觉得那片群山围绕的天地很好玩。所以我回答妈妈的是,即使我长大以后有所成,也要回来建设家乡,把那些土地都种花,搞成旅游区。
那时候的我,以一般人的年龄分界,应该处于少年期。呵呵,的确是太简单了。现在所有人都随着国家的城镇化离开了出生、长大的乡村,只剩下各家的老人守着一个没有年轻人、没有孩子,只有死亡没有出生,只有儿子离开,没有姑娘嫁过来的地方。我虽然没有跟随国家城镇化的脚步,但是,人还是逃不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长大后就成了你”的定律。我因为一些解不开的问题,也不愿意回去。
我是从六岁,就开始跟着妈妈上山捡蘑菇的,一开始每次捡的不多,卖几毛钱,相当于现在物价的几块吧。那时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巨款了,可以买零食,相对于妈妈给我的一个星期一块钱的零花钱,暑假里每天捡蘑菇,给完妈妈之后,我基本每天可以留一块钱自己花。给妈妈的钱,就跟压岁钱一样,说是要给我留着交学费。可是我每年都没捡到一百块,几百块的学费,我好像也没帮到什么。
刚开始,还很小的时候,每次捡的不多,想回家了,又怕丢人,妈妈会把她筐里的倒给我一些,我高兴的拎着回去了,她继续捡。后来逐渐长大一点了,有一次天还没亮就到山上了,跟着妈妈后面找蘑菇,怎么找都找不到。等到天大亮的时候,树林里到处都是人捡蘑菇了,我还没看见蘑菇。感觉很委屈,起那么早来了,人家来那么晚的都捡那么多了,我拎着个空筐走来走去,丢死人了。跟妈妈要蘑菇,她不给了。委屈的快要哭的时候,也气把筐扔出去了,过会儿再去找筐的时候,看见好大的两个蘑菇,那天我就拎着两个蘑菇回去的。
再大一点的时候,可以一个人走不丢,就开始和小伙伴结伴一起捡蘑菇,这样又好多年。他们带我走遍其它山上的每一个角落,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直到那些比我大的孩子先进入了青春期,放假开始闷在家里不出门,我又一个人跑着捡蘑菇。
那片山川,萦绕在我脑海里很多年。去南方上大学了,暑假回家还捡蘑菇,甚至那一年我改变了我们村里捡蘑菇的方式。以前都是拎个筐去捡,捡满了回家,下午再上山捡一次。那年我力气大了起来,也刚好弟弟开始捡蘑菇,他捡满了拿不动。我就在山上捡根枯死的木头挑着两筐,或者袋子里还装着,几天下来我也挑不动了,我们又推着独轮小推车去,一次推四五筐的量家,那时候已经2012年,松蘑的价格已经涨了,一块多一斤吧,一次卖一百五十块。那年村里的人去捡蘑菇都开始拿两个筐,再拿根扁担。
刚毕业那年秋天回家,天冷的已经不长蘑菇了,村里人都开始收秋。我一个人上山去找没被人捡的蘑菇,很难找,一次捡两三斤,秋天捡的是肉蘑,大概十块钱一斤。
后来就是工作,没有寒暑假。从上大学到工作几年后的时间里,经常做梦捡蘑菇,真的可以说是魂牵梦绕了。2018年初秋,回去一趟,捡蘑菇,最后又把那些山川都跑了一遍。从那之后,再没做过捡蘑菇的梦了。应该是工作那么多年,渐渐脱离那片山村、脱离自己的少年心性。
lect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