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更是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明确政治定位,点亮行动明灯。“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是逆风”。在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包括民族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政治定位和行动指南。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科学预判。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能够更好地明确政治方向、汇聚智慧力量、提供精神归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汇聚集体智慧,凝聚发展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发挥,是一个智慧聚集与力量凝聚的过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发挥中,我们党和国家才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我们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形成心手相牵、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这种力量不仅能够推动各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共筑精神家园,提供精神归宿。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共同体意识的缺失往往导致精神上的空虚和焦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是在构筑一个安宁真诚的精神家园,为各族人民提供共同认同、栖息的意义世界。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我们可以更好地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认同感不仅体现在对共同历史的铭记上,更体现在对共同未来的期待上。它像一根纽带,将各族人民紧紧连接在一起,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有助于形成自信心理、促进积极行动。当一个社会成员感受到自己所处的共同体在灿烂悠久的文明基础上能够团结凝聚、能够富强独立时,其自身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油然而生。这种自信心理将激励我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