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看铁三角的第一个角,开放性。
我先举几个例子,你感受一下,一个人有没有开放性,在沟通中能有多大的区别。
第一个例子,你手下最近新来的实习生,工作进度严重滞后,而且全程没和你沟通。这时候,会有两种上级:
第一种,“我上回跟你说的事儿,你是不是还没完成?我跟你说,没完成任务,还不及时汇报同步,这是大忌,会严重影响你的工作评价。你抓紧,我最多再给你一天时间。”
第二种上级,“我看到你负责的工作进度落后了,你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吗?你可以跟我说说。”然后,先了解对方的问题,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哪怕同样是批评。
但是毫无疑问,第二个上级的沟通更有效,也更有可能真正去解决问题,对吗?
来,咱们再来看一个场景——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咱作为家长,今天突然听说孩子感冒生病了。
你如果说:“你怎么不穿秋裤?”听起来是在问问题,其实是在下结论。明明是想表达关心,结果变成了质问。
孩子马上就叛逆了:“行了行了,我还有事,别人叫我,我先挂了。” 沟通关闭了。
同样的意思,换一种说法,可以这么说:“哎呀,为什么会感冒啊?是冻着了,还是被传染了?”
这么说,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问法,孩子就能跟你倾诉倾诉,你也就能多知道些信息。
感受到了吗?沟通中有没有那点儿开放性,差别很大。保持开放性,就是保持对沟通盲区的探索。请注意,这里我说的盲区可不是一个模糊的形容词。心理学家给它做了具体的区分。
我们要介绍一个工具。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叫乔哈里窗,这个工具能帮我们理解,沟通到底为什么需要保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