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喜欢在雅典的大街上问别人问题,通过提问,启发和辩论各种问题。有人说他是思想的助产婆,孩子是妇人自己生的,助产婆只是从旁协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有时,启发的提问,引导,能让人变得更聪明,自己思考的答案,比直接告诉答案,更锻炼大脑。
柏拉图问为什么所有的马都是相同的,苏菲想,是因为它们都是马,都有四条腿,蹄子,鬓毛,当然和猪,老虎都不一样。都是马,这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哲学老师又问,五十个姜饼小人怎么才能是一样的? 因为这五十个姜饼小人都是在一个模子里烤出来的。这是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抓住特征和共同的规律,是一种思考的方法。
如果宇宙是一个从一个无边的帽子里拖出来的一只巨大的兔子,每一个人只是兔子毛上一个极细微的部分。如果天地是一片沧海,人只是一粒渺小的微尘。
亚里士多德相信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分类。花是植物,狗是动物,树又分橡树和柳树。大自然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分类和位置。当然,家里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分类和位置。于是苏菲开始帮妈妈刷碗,收拾自己的房间。如果孩子的房间乱了,板起面孔教训他,命令他整理自己的东西,他会觉得受到强制,会抵触和反感,却没有想到整理和分类自己屋子里的东西,是符合自然的道理的。
在西方,很多人相信上帝是存在的。自从中世纪,他们一直在争论上帝是否存在,在他们心目中,有时上帝是大自然或者宇宙的化身。有的哲学家认为,自然自有其规律,万事万物都遵循自然规律运转。好像人的指头可以随意向里弯曲,但不太容易向后弯曲很多。因为人的手掌天生如此。他还经过很多思考和论证,得出结论,没有绝对的自由。如果谁说西方人相信绝对的自由化,没有规则和章法,那一定是在忽悠。
有的哲学家认为,艺术,音乐和绘画,是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巴赫的音乐,有着严格的韵律,体现了音乐家心中的自然法则,上帝和宇宙。而贝多芬的音乐则更加自由和个性化。
康德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道德准则不是说教,是星空的运行,是自然的法则。
历史是一条河流,发源时只是一条小溪,在山涧流动的时候很多思想汇集起来,流向大海。每一个人都是时间的孩子。
有因就有果。比如地上静止的皮球,用手推一下,才动到另一个地方。很简单,但有时考虑一件事情,却忘记了最初的因。
有的哲学家认为,人的发展经历三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一个孩子依赖自己的感觉,觉得满足自己的感官,感觉就满意了。看到美丽的景色,吃饱了,就很快乐。然而有时候,如果只依赖自己的感觉,反而失去了自己思考的自由,成了自己感觉的奴隶,被自己的感觉牵着鼻子走。但是人在这个阶段,会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凡事想一想,不单纯只依赖自己的感觉。
第二个阶段,一个人长大了,开始遵循道德准则生活,履行自己的义务,工作。这个人会变得严肃,道德原则成为生活的重心。可是如果太严肃了,每天转动得如同陀螺,就缺少某种乐趣。
有的人停留在第二个阶段或者回到了第一个阶段。有的人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拥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什么是信仰? 有的人信仰基督教,尽管很多理论证明人是猴子变得,或者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但他如果选择相信上帝创世说,他还是可以相信。我不信。什么是信仰? 有一个古代的士兵,身上中了毒箭,那时他不会去理智地思考,箭是用什么金属做的,上面蘸了什么毒。在他有限的时间里,他只祈求上天让他好起来,拔出毒箭得到重生。他在祈祷。他也不会去计算八加五等于多少。信仰和知识是不同的。
或许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是有追求的。有追求的人是幸福的,是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我好像好久好久都停留在第一个层面,吃饱喝足,只看到表面就满足了,依靠感觉,感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各种原因没有很好地过渡到第二个成年人严肃依照道德准则生活的阶段。为了逆反抛弃很多规则,追求自由,却成了自己感觉的奴隶,缺少控制和计划自己人生的自由。然而有时又胡思乱想,相信探索知识。
培根相信知识就是力量。伽利略做实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天文学家计算行星运行轨道。
柏拉图喜欢研究数学和几何,喜欢研究事物中的规律。一加一永远等于二,这就是事实和知识。灵魂是否是永恒的? 是否和真理一起穿越时间?
人需要吃饱,需要爱,需要思考。和幸福的苏菲,每天沐浴在思想的盛宴中,品尝每一种星光点点的思想带来的灵魂的启迪,好像温暖的阳光照射着思考的萌芽。
二
达尔文的理论是,物种的生存经历了自然选择,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生存了下来。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
鸟叫声清脆,是为了吸引配偶。花朵颜色艳丽,是为了吸引昆虫传粉。野兽的皮毛花纹,是为了隐蔽在草丛中不被发现。
如果农民家里有三头奶牛,可是草料只够两只奶牛吃的,那主人只好把挤奶最少的奶牛杀掉,留下产奶多的奶牛。活着的奶牛生下小牛,也是产奶多的。经过几代的选择,奶牛产奶的功能越来越强。
起初马也不是都跑得快的。经过几代的选择,驯化出了快速的战马。
人为了生存,必须有好的身体。必须学很多知识,有时不是自己喜欢的。但如果不把自己变成最好的,别人就会比自己强,到了考验的关口自然好的机会选择了别人。在很多人共事的公司,一个人为了生存可能有自己的保护色,不是想什么说什么或者喜怒形于色。有些人总是快速把自己变成最好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在被选择的位置上。环境和环境也不一样。有时在一个环境是优势,在另一个环境反而不需要。所以明智的人懂得预估各个不同的环境,选择自己的路,并且努力适应自己选择的环境。节约时间,快速适应。
弗洛伊德接触,治愈了很多精神病人,他发现了人心理的一个奥秘。人有意识,也有潜意识。意识就像浮在海面的一角冰山,下面都是深邃的潜意识。一个人总是把不开心的事情扔到潜意识里,试图忘掉这些事。这些被遗忘的事越埋越深,但是时不时会蹦出来困扰这个人。潜意识和意识之间好像有一道门,弗洛伊德认为如果总是刻意地强迫,压抑自己必须忘掉一些事,把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这道门锁死了,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允许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这道门打开一点,不必强制自己必须忘记什么。每个人在世界上生存都有快乐和烦恼,与其徒劳无功地想把烦恼都忘掉,还不如顺其自然接受这些既成事实,不再追究,任其随着时间飘走。
小孩子时而会说出口无遮拦的评价他人的话,他们还不太会压抑自己的潜意识。有的人说话不在意,听者却有心,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人说话并不是照着本本念的字字推敲的。人说话并不完全是理性的,有时候心里想了没有压抑就表露了出来。所以有时糊涂的人更能宽容别人,太认真计较一些事反而错了。或许那个人会转头说,我根本没说过那种话,我不是那意思。
三
人是由自己创造的
每个人透过自己的眼睛看到周围的世界
苏菲十五岁生日,长大了。生日聚会办成了哲学晚会,哲学教授发表了稀奇古怪的演讲。他说教给苏菲最重要的思维是批判地思考,独立的思维。
在哲学家的眼里,在茫茫宇宙,人只是一粒星光的微尘,星光的倒影,如雾如梦,享受着有血有肉的生命的快乐,在无边宇宙的一瞬遥看无尽的苍穹。
这大概是哲学家写给女儿的一本哲学书,因为他翻遍了图书馆,没有找到一本适合十四岁孩子的哲学书。
这也是我能看懂的第一本哲学书。喜欢里面的讲解,精灵和英文译本的语言。让我尽情沐浴在思想的日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