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理论”这个词的古希腊原义是“动人的、热情的沉思”。那么到了亚里士多德这里,这种动人和热情逐渐消失,而变成冷静与克制的沉思。他的作品也更像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理论著作,风格上更趋于严谨和枯燥,简洁而专业。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科学、伦理学以及美学五大门类,著有《工具篇》、《形而上学》、《物理学》、《论灵魂》、《论天》、《气象学》、《动物史》、《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诗学》。不夸张地说,今天大学校园里的所有人都是亚里士多德的传人。
我们都记得,柏拉图在雅典学园门口树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柏拉图深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把数学作为哲学思考的原型。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的思考原型则是生物学,甚至于他的伦理学也是以生物学作为原型进行研究的。
我想问你们,数学和生物学的最大差别在哪里?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纯形式的数字、线条与公式,它的特点是抽象的、完美的,而且是不变的。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现象世界中的各种动物和植物,它的主要特征是变化。有人小时候可能养过家蚕,每天记录它的变化,它是如何蜕皮、如何吐丝、如何结茧,然后化蛹,最后破蛹而出,羽化成蛾。所以你看,生物学的最大特征就是,它关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