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星期一,一大早,组长季睿收作业后就来告诉李芳:“李老师,作文除了伍超冉没交,其他人都交了。”
李芳一听伍超冉又犯“懒”了,不禁有些生气:“问他,叫他交!”
季睿知道李芳不是生她的气,继续汇报:“可是,他说交了,我数来数去,都没有他的。”
“让他自己找!”李芳告诉季睿方法。
季睿回了位置。
不久,她把全组的作业抱到了李芳的位置:“伍超冉自己交上来了。”
既然伍超冉的作文有交,李芳当然不会再和他计较。
周五的作业并不多——
上午足足用了两节连堂课到学校阶梯室,使用全校最先进的大屏幕触屏系统和最新购买回来的专用学生桌椅,学习了第一单元习作“我(们)的校园”。
高清的学校景物和高清的学生活动影像。
加上李芳设计合理的观察顺序:远观校门,从学校前门进入,观察校道、长廊、运动场,经过长廊时观察长廊上下、内外及长廊尽头的“翔”字大石刻,离开长廊,来到学校正中央,观察校园雕像及基座,观察电教楼、教学区,接着经过翱翔园,最后来到后花园,看见学校后门。
观察顺序井然。
讲解习作方法时,李芳反复让学生回味自己在校园内的日常活动和平时的观察所得。
因为教学得法,校园又是非常熟悉的地方,学生写起作文来,并不费力。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完成一多半,只剩下结尾部分,利用一点儿时间就可以完成这篇习作了。
此外,语文作业只有周一至周五必做的家庭听写,量也不大,仅需要听写20个词,默写一小段要背诵的课文内容而已。
第一节课时间,学生在热热闹闹地上张春玉老师的数学课,李芳坐在教室前面批改作业。
第一组,伍超冉,家听作业只写了几个词语。默写《桂林山水》第一二自然段,他只写了第一自然段:“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周五,李芳在他作业本上的留言,没有家长的回复,李芳知道他奶奶不识字,即使有心阅读,也不能读懂。
无奈感马上上了李芳心头。
哎!
真想马上把这懒惰的孩子叫过来上教育他!
但是,李芳把这冲动使劲压了回去——毕竟现在是数学课,只好利用下课的时间找他聊一聊了。
学校的时间安排得很紧,第一节课一下课,马上要整好队到操场举行升国旗仪式,容不得半点拖沓,不然,远远地掉在其他班级的后面,总是不那么好看。
要找一个学生谈话,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有时候老师没时间,有时候学生不在旁边,有时候学校有安排。
个别教育,总是要抽取合适的时间进行,这或许也是教育不能及时反馈和到点子上的原因吧。
这和很多家长觉得“老师和孩子整天都在学校,怎么就会找不到时间谈一谈”的疑问一致,很多时候,立方也暗暗问自己:“怎么就会找不出时间来和他(她)谈一谈。”
种种因素交杂在一起,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只有把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2
队伍到了操场,整好队后,升国旗仪式还没有开始。李芳进入队伍,来到伍超冉身前:“你周五的作业又没有完成!”
李芳的语气肯定、严肃,不是疑问。
“周五下午才和你奶奶说过你的作业态度,也告诉了她,你近段时间总是不能完成作业。没想到你还是屡教不改,你究竟想怎样?”李芳的语气变得严厉,“今天之内,必须把作业全部补做回来。而且以后我再也不想看到你有下一次的违反!如果以后还是有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就不要来上学,什么时候完成了,什么时候来!即使你来了,我也会打电话让你奶奶把你接回去,做完了作业再送你来!”
伍超冉的眼圈逐渐红起来,眼中逐渐蓄上了泪水,最后,一滴泪水从眼中顺着脸颊滑落了下来。
李芳真想捻起那滴眼泪来仔细研究,看看里面究竟含有什么成分。她多么希望,希望那是一滴他悔不该当初的眼泪,希望那是一滴他下定决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的眼泪,希望那是一滴他决定要成为一个优秀学生的眼泪。
下午,他把补做完成的作业给了李芳批改。
李芳又一次苦口婆心地教育、鼓励他要好好做作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获得更成绩。
伍超冉诺诺应答。
答应的态度确实很不错,李芳觉得他的反应无可挑剔,究竟能不能做到自己的承诺,一切都要看他今后的行动。
伍超冉的作业完成情况,成了李芳日常关注的重点。
每天,李芳一见到伍超冉,肯定会不由自主地问上一句:“你的作业做了吗?”
每一次,伍超冉都会点点头,用短促的、让李芳觉得不容置疑的语气和语调回答:“做了。”
“做完了吗?”李芳肯定会追问一句。
还是那么肯定的回答:“做完了。”
李芳当然愿意相信他,总是马上闭嘴,不再追问其它任何问题,离开他身边。
但是,每一天批改作业时,只要一遇到伍超冉的作业,李芳总是会觉得异常无力、无奈。
要么没有做,他交来的是一本没写作业的已经用过的本子;要么只写了一点点,没有完成全部作业;要么作业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写的几行字,绝对不是李芳昨天布置的作业内容;要么随便使用本子,该抄写在抄词本上的词语写在了听写本;要么把该写在听写本上的词语写在了抄词本上……
李芳很难想象,他做作业时究竟采取了什么态度,究竟有多么混乱的思维,究竟用了多少心思在学习上,导致让批改作业的李芳改着作业时也跟着瞬时混乱。
李芳曾多次询问:“伍超冉,你回家不做作业,在干什么呢?”
“没干什么啊。”
“不可能。”
沉默。
“在看电视吧。”
“没有,奶奶不准我看。”
“在玩游戏吧?”
“没有!”这一句斩钉截铁。
而这斩钉截铁的句子,似乎恰恰透露出了李芳当时还没有意识到的伍超冉的心虚和装腔作势。
3
“难道是整晚都在睡觉?”李芳用狐疑的目光打量伍超冉,他的脸变得有点尖尖的,没有了以前的圆润;脸色有点偏黄,没有了以前的红润;眼睛有点凹陷,眼光涣散,没有了以前的神采;上身往下沉,含胸塌背,双手下垂,一副无精打采的蔫蔫样子,没有了以前的朝气。
李芳不知道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看你,昨晚完全没有休息好。如果整晚在睡觉,今天肯定会很有精神。说,你昨晚做了什么?为什么不写作业。”李芳追问,想要有一个答案。
“没做什么!”随着李芳语气的强硬,他声音也更加强硬,一副针锋相对的神色,也有誓死不妥协的决绝。
追问总是无果。
李芳不再问了,她不愿意为了问出一句话,导致两人之间关系恶劣,想想,关系一旦恶劣,以后要追他补作业,可能也会引起他的反感,反而抵触不完成。
说得再好,不如行动来得实际。
每天,为了追到他的作业,李芳不得不硬起心肠,让他在同学休息、游戏的课间,在同学休息的午休时段补做。
李芳甚至想过就按照上次威胁他的话来逼他养成做作业的习惯。
让他来学校后,到讲台旁边的桌子上补做完作业才回他自己的座位上课,或者,干脆让他完成作业才来上学,即使已经到了上学时间,也让他奶奶不要送来,直到他做完作业才送他来。但是,想到如果采取这措施,肯定会影响他学习新知识,更会影响他的学业。
心肠一向柔软的李芳于心不忍,一直没有这样做。
渐渐地,伍超冉也明白了,老师们不可能不让他上课。
没有把聪明才智用在增进学业上的他紧紧地抓住了李芳的软肋,用李芳的仁慈、善良铸成了一把利器,伤害了李芳教育他的热情的同时,也深深地伤害了他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但是,他毫无感知,并且,毫无所谓。
于是,每一天,李芳还是面对他不由自主地问出那两句话。
一天上午大课间,李芳巡视队列,见到了伍超冉,马上条件反射似的问:“伍超冉,昨晚的作业做了吗?”
“做了!”
“做完了吗?”
“做完了!”
被多次骗的李芳毫无防备心,虽然“狼来了”的故事持续上演,李芳却总是没有“农夫们”的冷漠和隐忍——因此,李芳又一次相信了,离开他身边。
批改作业时,伍超冉的家听本有一段“默写”的话,但,不是李芳昨天布置的作业,更没有每天都要听写的20个词语;昨天布置了抄词,他没有交本子;《作业登记本》上夹了一张纸,纸上抄写的是昨天的作业。
李芳已经再不想花时间和精力批评他,探讨他没有做作业的原因了,只是让他补做就算了。于是,同学们都知道,只要伍超冉拿着书本,坐到了李芳旁边,就是又没有完成作业,在补做了。
伍超冉天天都在李芳身旁。
这,成了教室里一道新风景。
4
星期一的班会课,李芳特地抽出时间,专门针对伍超冉不做作业的情况和全班同学进行探讨。
“伍超冉,你今天作业又没有交,今天好好抽时间补回来啊。”李芳看着他,打开了话题。
伍超冉看着李芳,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看有谁能帮到我。” 李芳把视线挪开了,看着全班学生说。
听到李芳需要帮助,热心的学生都看着她,非常希望自己有能力可以帮助她。
李芳继续说:“伍超冉总是不做作业,我问过他,回家不做作业做什么,是不是看电视啊,玩游戏啊之类的。他说回去之后没有做什么,没有玩游戏,也没看电视。那他为什么不做作业呢?不做作业又有什么让他做的呢?谁能告诉我?”
学生议论纷纷:
“没看电视?”
“没玩游戏?”
“不做作业?”
“还能做什么?”
“你信吗?”“不信。”
“你信吗?”“不信。”
“肯定没人相信啦!”
“是人都不会相信。”
从他们乱糟糟的话语声中,李芳好不容易听出,他们也和自己一样觉得很奇怪:一个学生,放学后,什么都没做,还不做作业,怎么可能?晚上是怎么度过的?家务活儿,奶奶肯定不会全部都让他做的,最多扫扫地,倒倒垃圾,也不需要多长时间,很有可能他什么家务活都不用做呢。
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李芳请他们发言。
庄泽瑞:“伍超冉告诉我,他每天晚上都在打游戏。有时还跟我讲游戏的事情呢。”
庄泽瑞坐在伍超冉的后面一排,两人接触的时间比较多,聊天的内容也会触及方方面面。他的话可信度最高。
听了庄泽瑞的话,李芳看向伍超冉。
伍超冉也顺着李芳的视线,看了过来。
马上,他又把看向李芳的视线掐断了。
他微眯的眼睛往桌上无目的地空洞地看着,似乎没听到庄泽瑞和其他同学的发言。
李芳知道,实际上,他正凝聚了全部心神,倾听同学的发言,把每一个同学讲的关于自己的话题都听进耳朵里面去了。
陈杰:“他每天晚上都在玩游戏。他表哥有一个账号,他说不能用自己的账号登录,因为自己没有满18岁,不能进去,就用表哥的账号登录。”
李诺一:“星期六,星期天他也在玩,还叫我和他一起玩。”
同学发出了吁吁声,有的大声说:“这不是告诉我们,你自己每个星期六和星期天都在玩游戏?”
李诺一扭过头扫视了全班同学一眼,最后,看着那几个叫得最凶的男生裂开嘴呵呵地笑了,他知道李芳现在不会追究他玩游戏的过错。
黄皓杨:“有时他晚上玩到11点。甚至12点都有。他自己说的。”
全班学生一片哗然。
“难怪他会不做作业。”
“他爸爸妈妈不管他吗?”
“如果是我,肯定会被骂死。”
听到同学的发言,伍超冉没有任何反应,仍然上身微倾眼睛毫不聚焦地盯着桌子,应该都是实情吧。
如果受了冤枉,他发起怒来,也会像一头暴怒的小狮子紧握双拳,胡乱挥舞,大声吼叫。兔子生了气也要咬人的,何况一个孩子呢!
哎!
班会课后,他没有一丝改变,作业还是没有交,无论是前天的,还是昨天的。
“伍超冉,什么时候把作业交给我啊?”
“明天。”
“那今天的作业呢?”
“也明天,两天的一起交给你。”
答应得很爽快。结果怎么样,李芳要他用行动告诉她。
结果,总是不能如愿。伍超冉一如既往,对作业自由自在,爱做不做,不管李芳是否生气,他用一种恍若呆滞的目光看待生气的李芳,自动关闭了耳膜,让李芳的声音随风飘散。
“能拖就拖吧”。李芳猜测他的想法,“只要能把眼前应付过去就好了。管它以后会怎么样呢!”
教室里,那道风景一直存在——伍超冉总是在李芳身边补做作业。
李芳面对这样的伍超冉,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难受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