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床的时候已经7点30分了,是这几天起的最晚的一次,一来由于太困了,二来由于今天要去的景点在市区内,地铁3站路就到了,滕王阁。
洗漱完,就打包好要寄回家的东西,因为担心行李箱超重飞机不让上。出门后,边走边导航看滕王阁附近有没有寄快递的,终于在某个小小的角落街上,找到了一家菜鸟驿站,行李共2公斤,30元,寄完后在旁边的小馆吃了南昌的拌粉,其实和米线差不多,汤的。辣椒是小米辣,还挺辣。对于我来说大清早吃米线还是量有点过。
吃完早饭后,我和同伴就分开行动了,我去滕王阁,她去找大学同学。我看着手机导航找到了滕王阁。在蒙蒙细雨中,找别的游客帮我拍了几张和滕王阁的合影,几十年后再看这张照片,也算是来过了。
虽然下着雨,但并没有阻挡游客欣赏游玩的心情,男女老少形形色色。我边走边拍照,想多留一些滕王阁的照片。主楼是宋氏的7层阁楼。两边的阁亭修的很秀气,衬着园里茂密的树丛,像皇家园林。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一年去颐和园看到的景色,也是这般俊秀。
每一层楼都有自己的主题,重点是侧重介绍王勃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滕王阁序》,那个时候他还很年轻,所以就有他是神童的说法。整个楼层富含音乐,美术,山水,书法,皇家服饰等艺术作品。或许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在艺术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从而享受自己。
天气灰蒙蒙的,站在滕王阁的阁楼上,风中的雨会打湿脸颊,向外望去,茫茫一片的赣江很平静,远处就是八一大桥,在雾中挺立着。我站在风雨中,仿佛看到了当年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真实画面,奈何这风雨遮住了它惊艳的一幕。围着阁楼大概游览了一个半小时,我从南门出去了,在离开的时候,又留了一张南门滕王阁的照片。
接着,又顺着导航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八一纪念馆,排队的人依旧很多,不过一直在行动,还算顺畅。八一纪念馆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在新中国成立前,武装力量反抗斗争的故事。有失败,有成功,但最终是成功的。历史的每一步都是有价值的,没有多一步,也没有少一步,就这样,我们迎来了现在的生活。
一直好奇南昌的万寿宫在哪里,是个什么样子。其实它就在八一纪念馆旁边,是个现在与古典结合的街市,最主要的是横七竖八的万寿宫街上,人流量惊人。各家店铺门口永远是排长队。我和同伴吃了绿豆饼,吃了水煮,吃了蛋仔,吃了炸串。一路上吃吃逛逛,逛逛吃吃。最后去了昨天预约的江西省博物馆。
每个省的博物馆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但是好像又一样。一样的是都在诉说这里从古到今的历史,不同的是这里说的是瓷器,我们那里说的是青铜器。明清时期的瓷器无论是从色彩还是造型上看都特别精致,景德镇的技术也被这些文物体现的淋漓精致。
这已经到5点多了,同伴约了她大学时期的同学,在约定的地点吃了当地特色菜,主打一个辣,小青菜也是辣的。他们聊了上大学时候的很多事情,说那些都是青春,是呀,是每一个美好的青春,那是夕阳西下,是恋恋不舍,是义愤填膺,是无可奈何,是相见恨晚,是没有原因没有结果的桩桩件件的故事累积起来的青春。
吃完后,同伴的同学送我们到住的地方,我看着这灯火通明的城市,想想这假期就要结束了,时间好快。回去后,没有洗漱就已经很瞌睡了。还是先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