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88岁的奶奶安然而去,没有疾病的痛苦,也没有什么遗憾和遗言,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整个葬礼期间,所有的家人也没有感受到什么奇异的事情,守灵的几夜,都是安静的夜,唯有秋虫的鸣叫在提示着时光的存在和流动,大家基本也没有什么悲伤,家人们在葬礼期间,居然彼此谈笑风生,毕竟这也是一场难得的家族聚会,几日同吃同住,虽有部分的小小摩擦,但是整体还是和和气气的。整个葬礼办的也是非常顺利,可以说,奶奶的一生,实现了善终,应该也没有多少遗憾。
这是第一场我亲自全程经历的葬礼,感受了家乡传统葬礼的程序和礼仪。虽然之前的火化由于我回去迟了,没有赶得上,但是我基本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只是可能亲自经历看到和意识里的知道,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吧。奶奶去的很安静,这种如同农村冬夜般的安静,让我对死亡有了不一样的认知,原来人在走时,就是这么悄无声息不留痕迹,此生的种种,戛然而止,所有的外在,丝毫带不走,诚如佛学所言“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业”是很多人不好直观感受到的,所以真的就变成了只有“万般带不去”,那个空空荡荡的房子里,徒留后人的回忆,而回忆却是个虚无的东西。
奶奶的一生,我感受的部分不算多,很多来自家人的叙述,主要是奶奶对于我不甚亲近,加上后来外出上学工作,彼此的生活交集不多,可能我们孙子辈中,除了哥哥这个长子长孙,因出生时集聚了所有长辈的关注而备受宠爱外,其余的孙子都是有一种距离感,不似很多人对于爷爷奶奶有着无与伦比的亲近,那种亲近感,是我从不曾感受到的,对我比较亲近的长辈,是老奶奶和姥姥,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关爱,让我的童年不至于荒芜孤寂。奶奶出生于我们镇上最大的地主家里,祖上人多势众,奶奶作为地主家的千金,嫁给我爷爷属于下嫁,可能是爷爷的外貌和能力征服了奶奶家人,爷爷确实是那个时代比较出众的人,心灵手巧,很多手艺一看就会,并且性格很强势。也许是上天不想令我们家族绝后,爷爷这个当年家族唯一的男丁,撑起了家族的半边天,其余的半边,不是我奶奶撑起的,而是我老奶奶撑起的,老奶奶属于我们家族的灵魂人物,没有她的呕心沥血的苦撑,我们家族真的就断绝了,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我不知道老奶奶是怎么带着三个孩子挺过来的,老爷爷去世的早,大儿子又夭折了,老奶奶独自养活了小儿子和两个女儿。还把隔壁大叔家的那一支人扶植了起来,可以说是一人撑起两大家,如果论家族功绩,老奶奶居功至伟。
奶奶嫁过来后,好像就一直与老奶奶不合,这种婆媳矛盾,在那个时代也很普遍,这个不好过多的苛责,虽然我对于这一点是颇为不满的,毕竟老奶奶那么疼爱我,那么对老奶奶不敬的人,我内心肯定是愤恨的。这种不满情绪,其实直到最近几年才完全释然。毕竟事情已过去那么多年,并且婆媳矛盾有时代背景,那个时代非常流行。即使到现在,也还是存在。况且即使奶奶做的不对,但是作为晚辈,我也不应该有那么多的愤恨,毕竟没有奶奶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我们是有着血缘关系的,骨子里流着她的血脉。血浓于水,我们之间的亲情不是主观可以随意改变和取舍的。
据大姑说,奶奶一生没做过多少活,下地很少,这可能和她小时候的生活习惯有关,作为地主家的千金,家里有长工短工,自然不用亲自下地,所以嫁过来后,由于爷爷特别能干,所以还能保持这种习惯,这种习惯的保持,也得益于爷爷的宠爱,我想他们之间是有感情的。谈到夫妻间的感情,在那个家庭包办的年代,很多夫妻是没有感情基础的,甚至生活了一辈子,后来也没培养出感情,感情对于生活困难的人来说,属于奢侈品。但我相信爷爷和奶奶间是有感情的,只是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外显,要不然爷爷也不会在婆媳矛盾中偏向自己的媳妇,也不会这么宠爱奶奶。
奶奶算是有福气之人,小时家庭条件优越,嫁了一个有能力有颜值的丈夫,并且这个丈夫还很宠爱自己,一生没受过什么苦,甚至发生婆媳矛盾时,丈夫还是帮衬自己,这一切放到现在已是非常不错了,何况是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呢。奶奶老时,家里儿女孙辈成群,且都有轮流服侍,没有人带有不满情绪,本身也没有什么疾病,所以没有病痛的折磨,最终的死亡原因,就是脏器的衰竭,属于寿终正寝,这在传统文化中,是一种福气,福禄寿可谓都不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奶奶的去世,代表一个家族时代的结束,奶奶在的时候,叔辈的家人还有一个点连接在一起,奶奶去世后,叔叔姑姑们就各自独立了,他们的人生也只剩归途了,当然这也是人生必然的过程。相信他们也在这场葬礼中经历了一场生命的教育,看到了生命最终的真相,这些切身的教育和认知,也许能为以后必然要面对的结局,带来一点从容吧。
当然,平生第一次经历的葬礼,也给我切身的一些体会,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谈。9月29日,空闲之余,目睹路边正在变黄变红的柿子,有感而偶作一首打油小诗:
柿光
年复一年绿转红,谁曾留青阅寒冬;
年华随影逐白驹,日月吐丝织幻梦;
今宵红肥笑黄瘦,明日枝头空余风;
凡尘多少悲喜事,待到归时诉虚空。
古人讲究“盖棺定论”,其实除了能够影响历史进程和人类认知的大人物,普通人定什么论,世间标准所定义的完美人生与不完美人生,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至于来世,对于神识昏昧的人类来说,那是一个未知,假如来世存在,我们此生应该怎么过?假如不存在,我们的人生又该怎么过呢?我是觉得,对于生命认知的不断提升和深入,是此生唯一不可或缺和停止的课程。
家族群里,有家人发的之前的照片和视频,看着奶奶之前的生活瞬间和片段,突感人生的倏忽和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