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2021
奥运会的缘故,最近看了很多奥运健儿比赛时的飒爽英姿,也看到很多他们幕后的刻苦训练,始终坚信刻意练习的我更加坚信只要刻意训练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即使没有天赋加持至少也能成为一流的人才。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不想把一天过一年,更不想把一年过一生。
葛小宝前天问了他哥哥有40万,问我能做点什么,我想了想能做什么,想的最多的还是夫妻接手或者加盟一家店面来经营的场面,说明我的思维还停留在靠自己出卖时间赚钱的层面。当葛小宝说他哥哥正在考虑接手一家杨国福,里面有5个员工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样岂不是能解脱出自己的时间了,这才想到我同学的创业思维。
开一家小店,然后通过管理让小店自己运转起来,我一直都有这个想法,但是我的思维还是一直停留在考出卖自己时间赚钱的层面上,三年多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这使我想到,有很多要做的改变似乎都没有改变。可是为什么没有改变呢?是我改变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吗?不是,一个人的意识很难改变或者改变很慢,不能指望这点改变能快速改变一个人。那怎么才能快速或者相对快速带来改变呢?
这三年来算是又两件事给我带来了改变:
一件是2018年暑假开始培养看书习惯,从一年看不完2本书,到3年看超过200本书,这件事给我带来了很多自信和新的认知。
还有一件是备课,2020年因为疫情在家整整待了三个月,无事可做,备了几十节的课,最终给我带来了专业上的自信和收入。这两件事现在都已经进入了正向循环阶段,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坚持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发生了这些改变?
现在想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促使我改变:极强的改变意识,充足的闲暇时间,充足的资源,除此之外还需要一点点的刺激。
极强的改变意识
培养看书习惯的时候,我已经不知道想了多久了,在杭州的时候就买过几本书,一直想看,可是就是看不进去,记得只有《乔布斯传》是一口气看完的。乔布斯传是2011年在街边小摊上买的一本盗版书,2012年在杭州的时候看完的。然后就没有什么印象看完过什么其他书。
当我和朋友在大学开水吧的时候又想着能开始看书,于是又买了几本书,准备看可是怎么都看不进去,最后还是没能开始看书。
2018年暑假的时候,我开了培训班,暑假班刚结束没什么事,非常迷茫不知道要做点什么才能改变,心里只有一个观念——在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看书总没有什么坏处,也不算浪费时间,再加上受了一点刺激,于是就决定看书。
于是在42天的时间里囫囵吞枣地看了28本书。
备课也是如此,刚接手午托班的时候,在寒假为了增加点收入,只是收了几个学生,然后带着背背单词,做做寒假作业。虽然有些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但是确实没有系统性的备课,碰到很多问题没有分类总结,只是碰到学生不会的题就讲,没有分专题、分类型,这样讲一道题就只有一道题的结果,没有同类型题进行训练,掌握的不牢固,下次遇见大概率还是不会。
后来带了三个学生,讲课内容基本上都是练习册或者课本上的内容,就在19年暑假的时候总结了英语的音标课,结果得意了好长时间,后来又总结了鸡兔同笼的数学题,又是得意了很长时间,还因此收了一个新生。但是总的整理资料比较少,还有点不知道从何整理。但是这两次尝到的甜头让我迫切想把课备好。
在2020年春节过后,因为疫情的原因整整在屋里待了三个月,学生一直没有开学。闲着没事做,就逼着自己开始备课。数学备了很多专题。现在对数学 的脉络越来越清晰,就得益于那段时间的备课。后来正是开了班,收入提高了,备课也越来越有心得了。
充足的时间
这一点一直是我比较认可的,我觉得要想有一个大的改变,必须是有大片无所事事的时间,要不然光上班就够累了,还有心思改变吗?当然这点对于非常自律的人不成立。
这两次改变都有一个关键的前提条件——大量的时间,而且在这段时间内没有什么任务。
2018年暑假的时候,完全没有安排其他的事情除了看电视休息就是看书。2020年疫情的时候,除了备课就是吃饭睡觉。一个是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是三个月的时间。
充足的资源
当我开始要看书的时候,我已经买了几十本书了,而且我电子书还有几百本电子书。现在实体书我有200本左右,电子书差20本不到2000本。
刚开始看书我还规定每月必须花200元买书,看不看必须得先有,这本书不喜欢了,翻翻书架起码得能找到一本想看的书。就像是你要学做饭,连工具都不全,好不容易起兴要做顿饭,结果因为缺少某样工具,结果放弃了,那什么时候能开始。所以要想开始做什么的时候,特别是本身就不好改变的事,首先要把需要的工具或者资源准备的足足的,甚至很多东西会显得多余。在这一点上大多数指的是钱,只要钱充足,关键是舍得花,还得充足。
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如果国家想开发哪里,就会往那里投资大量的钱,过段时间这一块我们必定会很强。深圳就是很好的例子——从一个小村庄,经过几十年变成了国际大都市。
当然也会有投资失败的,但是,大题上只要资金大量涌向哪里,哪里就会有长足的进步。
一点点刺激
这个因人而异,18年暑假的时候刚和女朋友分手,迫切地想要改变现状,又无路可走,所以选择看书。
20年的时候,疫情期间,每天都是面条白菜,那时候手里是真的没钱了,如果疫情再持续一个月可能就得借钱吃饭了。在那种情况下,闲着心里都会发慌,还是找点事做,心里至少还有点安慰。
总结
说了这么多,我相信改变的意识大家肯定有,要不然也不会去做,除非被迫,关键是看够不够强烈。但是这一点并不会再短时间内得到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好的教练都会问想改变的人要学的东西,是不是你急切想要用到的。一方面是看看有没有应用的场景,另一方面也是看改变的意识够不够强烈。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以多想想成功后的美好画面,也可以把这件事做成功后的样子描绘出来,如果可以,就打印出来贴墙上。
刺激,也是因人而异的,不好创造。当然,也可以通过去想去的公司或者有对应刺激的环境来感受同侪压力,或者制度和领导给的压力来刺激自己。
我最想说的就是时间和资源,因为这两点是相对容易改变的,如果你想改变,感觉自己又不属于特别自律的人,那首先要抽出大量时间去尝试着开始,因为只有开始了才有可能改变,随着每天一点点的积累,当看到改变的时候,就会越来越有动力。特别是当正反馈能抵消消极情绪的时候,就进入了正循环,以后就不担心坚持不下来了。
最后说资源,大多时候指的是钱。葛小宝刚开始说想做点事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建立一个资金池,因为有钱了才可能去尝试(到现在还没开始,主要就是没时间)。这里说的钱,不一定是现在没那么多钱,而是你心理账户上在这一块没有钱。比如,我老想着改变我的衣品,但是每年在这方面的预算连2000都不到,谈何改变。任何一个改变都是有试错成本的啊。
所以,我们要想做成一件事或者培养一个习惯,首先必须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金钱。然后创造环境找刺激,每天思考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