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者,锋芒毕露。
凹者,怯懦弱羸。
大部分人,或为凸,或为凹。
只是凸凹之度非一样耳。
凸凹皆有缺陷:攻击性。
不同在于:凸者攻击他人,凹者攻击自己。
凸者,人恒惮之,故而远之;
凹者,人恒轻之,继而侮之;
可见凸凹皆非好事。
故此——
凸者要减损,削其凸:
即使非自愿,也会被他人、世事消磨,损“凸”之棱角,减“凸”之锋芒。所谓“木秀之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是也。
凹者要增益,补其凹:
否则便有堕入马太效应之虞,亦如《道德经•七十七章》所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凸者削后成“口”,凹者补后亦为“口”。
成“口”者,中正不阿,不击人,亦无人能击之矣。
然,成“口”者,尚不如成“币”者。
何为币?外圆内方。
外圆滑,内中正。
外随顺,内柔韧。
“外”有敢于进取之勇达,“内”有独立人格之坚韧。
如此一来,便成化骨绵掌:化外侮于无形,成自我之化境——
内外兼修,外柔内刚:表宽宥,内练达。
刚柔并用,宽猛相济。
不亦乐乎?
而行事、用人之最高境界乃“融契”:
即整合凹凸二者之所长:将凸者之厉,并凹者之儒——
用凸者之勇猛,辅凹者之怯懦;用凹者之熟虑,缓凸者之易折。
如此一来,便成所向披靡之利器矣。
吾乃悟恩居士,会写字之修行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