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父母对孩子态度上要温和,言语上要积极、正向,语气上要柔和,语速上要缓慢,这样父母说的话,孩子才能听进心入进脑。专家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父母与孩子之间该有的规则是要有的,态度/爱与规则不冲突,而是共同起作用。比起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恐吓、威逼利诱,甚至否定羞辱来说,这样做,或许对孩子更有帮助,也更能达成父母的心愿。再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在孩子的许多事情上就要选择放手,即将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去做,父母管教的部分要做减法,即主动帮孩子、替孩子做和做主的事情要越来越少。但放手并非放任自流,父母该尽的责任还是要的,比如,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适时的引导、协助、指点、建议还是要有的,但不以爱之名而强迫、硬控孩子听自己的。再如,无条件接纳孩子,并非对孩子的恶习不予理会,比如孩子严重不尊重父母,甚至打骂父母等。所以,凡事的松紧度,每个家庭不同,但基本上都要有一个警戒线、底线、红线。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从SFBT的视角看, 不论是爱与规则并行,还是放手与管教比例的把握,又或无条件接纳之“细微条件”,都执行“有效继续,无效改变”之标准。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3045天,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