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战:究竟谁胜?谁负?
公元1004年,宋景德元年,十一月。
真宗赵恒很焦躁,去年四月辽军入侵,望都之战,宋军惨败,定州副都部署王继忠被俘,今年年初,辽军卷土重来,一路接连攻打遂州、望都、祁州、定州、瀛洲,气势汹汹,欲要直逼开封,更有辽圣宗和萧太后亲率大军南下,其目的昭然若揭,朝堂为之震动。 在这种危急关头,大宋朝堂却陷入战与逃之争,双方各执一词,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真宗也是踌躇不定。
与此同时,辽太后萧燕燕也同样处在忧虑之中。自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高粱河之战以来,辽宋对立已经25年,这期间,大战数起,小战无数,辽军固然胜多败少,掠夺了大量财富、人口的同时,辽国本身也深受战争遗祸,百姓生活艰难。
此次年初侵宋虽然大军一路南下,攻遂城、望都,克冀州、祁州,然而这并不能否认一个事实,辽军此时已是孤军深入,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但胜利的希望却是渺茫,因为宋廷的经济实力和军备远超辽国,宋廷可以承受得起这一次的失败,但辽国承受不起。 究竟是继续战下去还是见好就收,暂时撤退呢?萧太后陷入了两难之中。
(一)战前:决心一战
宋朝诸臣畏战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其根源在于宋朝两次北伐征辽失败,这对宋君臣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导致一部分人有了恐辽心理,谈辽色变。 澶州之战前,宋朝廷中关于是战是逃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和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为首主张迁都逃跑,以宰相寇准和毕士安为首则主张坚决抵抗,寇准认为,如果避战逃跑,辽军势必会长驱直入,如此一来,江山社稷不保。
在这种情况下,宋真宗展现了他作为一代帝皇的魄力,毅然决定北上亲征! 萧太后此时也是不得不战了。辽军孤军深入,虽然攻克的城池不少,却依然连连受挫,攻威虏军、顺安军,不克,侵保州,战败,攻定州,宋军不战,范瀛洲,死伤惨重,未果。
更为重要的是,在此之前,萧太后接受降将王继忠的建议,与宋朝议和。
史载“王继忠战败,为敌所获,既授以官,稍亲信之,继忠乘间言和好之利。……亦纳继忠说,于是遣小校李兴等四人持信箭以继忠书诣莫州石普,且致密奏一封,愿速达阙下,辞甚肯激。”
真宗半信半疑,仍然遣使曹利用和议,经过天雄时,“孙全照疑契丹不诚,劝王钦若留之……,继忠寻亦闻利用留天雄不行……”,和议未知,在这种情况下,辽军唯有奋起一战,让宋朝认识到辽军的强大,才有议和的可能。
(二)战中:形势突变
就在真宗北上途中,澶州之战爆发。因为和议迟迟未有回复,萧太后恼怒,辽军迅速攻占天雄军和德清军驻地,直抵澶州城下,此时,真宗方才悔悟,不得不考虑议和之事,然而,此刻的萧太后既然兵抵城下,又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谈和呢? 就在辽军信心满满要攻占澶州之时,一件大事的发生彻底扭转了局势,二十二日,辽军主将萧挞凛在巡查途中被宋军以弩箭射杀!两军大战未起,主将先殒,辽军士气大降。
《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
这固然说明萧挞凛之死严重影响了辽军士气,攻宋难以为继,辽军对战胜宋军已经不抱有希望,然而更重要的是,说明了辽朝内部对于和平的渴望以及百姓对于无休止的战争的厌恶。
议和,再一次摆在了萧太后的面前。
更令萧太后困扰的是,二十六日,真宗亲自驾临澶州北城,登北城门楼,宋军将士大受鼓舞,军心大振。“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同时,因为真宗亲临,大宋数十万军民云集在澶州,此消彼长,形势对辽军大为不利。反观辽军,孤军深入宋境,前有澶州数十万军民阻路,后有定州十万大军拦截,其余各州县亦有军队驻扎,前后夹击之下,辽军大败已成定局,对辽来说,求和方是上策。
对宋朝来说,和议也是其所期望的。一方面,真宗深知灭辽不可能成功,此刻宋军虽然略占优势,但是以宋之军力,想要完全灭杀辽军是不可能的,一旦彻底开战,势必会激怒辽国,到时两国必然不死不休,另一方面,宋朝内部惧辽怯战的心里仍然存在大部分人心中,要求和议的力量不可小觑。
因此,和议,成为辽宋两国共同的选择。
(三)战后:和议终始
双方有意和议,于是,在宋军携大胜之势的情况下,辽使韩杞与宋使曹利用在澶州正式议和,双方讨价还价,在谈判中,辽要求宋朝归还瓦桥关南十县地,然而真宗也知道割地无疑会成为他在历史中的污点,因此对于和议的底线是“不割地,可以给予钱财”,曹利用问及赔款底线之时,真宗回复“如事不得已,百万亦可”,由此可见,真宗对于和议的渴望之急切,然而宰相寇准对此却是颇有不满,他对曹利用说“要是超过了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
经过来回的商讨,辽宋最终达成协议,协议规定,宋向辽每年交付绢20万匹、银10万两;辽朝退军,辽宋以巨马河、白沟和为界;在边境设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史称“澶渊之盟”。
看起来,在宋军占据上风时刻,签订和议乃是屈辱的“城下之盟”,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是从军队数量、士气、装备和后备支援等各方面来看,宋军都凌驾于辽军之上,双方交战,宋军胜利的可能性远大于辽军,当此时刻,和议无疑是自认不如,乃是胜者败了,败者胜了的体现。
然而,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是当时的最好选择,和议的签订标志着辽宋两国长达25年的对峙格局结束,转而向和平,由此开启了辽宋两国长达一百二十多年的和平,政治稳定带来社会的安定,为宋朝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定的社会基础,经济富裕、民心安稳,促进了文化的高度繁荣。
事实上,每年20万匹绢、10万两银对于宋朝来说并不是什么沉重的负担,据史料记载,当时宋的岁入是一亿两,宋辽战争的军费高达5000万两,和议的代价远小于双方开战的损耗。
更为重要的是,两国边境贸易的开展对于宋朝来说是有利的,宋朝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繁荣,辽国则是单纯的提供原材料的输出,这种不对称的产业结构注定了辽国贸易面对宋朝贸易的不堪一击。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宋朝高效的产品输出迅速的击垮了辽朝经济,两国贸易变成了单纯的宋朝的输出贸易,宋朝从中获取了大量盈余,无形中的经济、文化输出,渐渐腐蚀、渗透辽朝,这也是辽最终被灭的原因之一。
反观宋朝,史料记载,澶渊之盟前,公元996年,宋朝国家财政总收入是2224万缗,全国总户口451万;公元1021年,全国财政总收入高达150885万缗,总户口868万。短短20几年,财富增加近70倍,总户口增加400多万户,这无疑是政治稳定、和平带来的。
孰胜,孰败,一目了然。
当然,这并不是说澶渊之盟就没有给宋朝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澶渊之盟的签订给宋朝树立了一个例子,使得面对西夏等政权时,无心征伐,讲求以和为,软弱可欺。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解除了辽朝这个大敌的威胁,宋朝内部迅速腐化、衰败,武将日益受到文官压制,军队松散、军备松弛,军队战斗力迅速下降,朝廷内部争斗日益激烈,南人北人之争,新旧党争,朋党之争越来越大,国力大降,最终酿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