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注释:
士:春秋以前主要指武士,这里是军事统帅的意思。
怒:愤怒、忿懑。
不与:不在战场上与敌相对,即不同敌人作正面交锋。
力:本领、功力。
配天:符合天道自然的普遍规律。
“善为士者不武”,“武”的意思就是耀武扬威。善于做基层领导者的人,或者说指挥打仗的士官,不耀武扬威。不要有了这样的一个位置,就耀武扬威,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要保持一种谦逊的、平和的、冷静的心态。
“善战者不怒”,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不是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不怒”,懂得制怒。任何一个人不管他地位多高,在急躁、浮躁、暴躁、狂躁的心理状态下都谈不上智慧。所以真正善于作战的人,善于做事的人,要保持这种清醒、冷静、理智的心理状态。
“善胜敌者不与”,“不与”,就是不和他发生正面的冲突。善于致胜的人,懂得用委婉迂回的方式获得胜利。我们把这个“战争术语”延伸一下,其实在家里也一样,两个人情绪都达到高点、发生剧烈的冲突,这时候解决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越是到这个时候,越要懂得以退为进,懂得用委婉迂回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很好的战胜对方,说服对方。
“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处下者方能真正居上。一个领导者也是如此,朋友之间相处也是如此,保持自己这种谦逊处下的态度,这样才能够,跟人和谐相处,才能“用人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