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自己苦于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便去读了读《老舍谈写作》这本书。
其实对于写作这件事,我是个新手,刚开始尝试的那种,比不上很多知识丰富,文笔优雅,经验丰富的前辈。
不过读了读老舍先生对于写作和文艺的看法,自己心里对写作有了个大概的方向,也对写作有了个全新的认知。
从老舍先生的话语中,我可以清晰地感觉出来,老舍先生的谦逊,幽默,务实,以及对于写作的独特见解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这令我深深喜欢上了老舍先生的为人和写作。或许这也是多年之后,我们还能记得老舍先生的原因吧。
其实对于这本书,我对老舍先生的想法和看法有很多,本来是想多说一些的,但是也仅仅是我自己的见解而已。我想大家若想对老舍先生有自己独到的了解,还需自己多去阅读一些老舍先生的作品和话语,我也就不便多说了。
以下是我对于这本书的一些看法,以及看完这本书对于写作的一些见解。很多也不敢说自己到底了解了几分老舍先生的真意,也有可能看法也不够全面。自己是第一次读这本书,可能在写作多次之后会重新再看一遍,也许会有不同甚至更多更高的见解。
不过若对大家有些帮助,写这篇文章的真意也就达到了。
下面的看法不分先后,同样重要,只是那个先想到了而已。话语可能有些多,望大家耐心阅读!
一、先把基础打牢实,句子都写不通顺,词不达意,便出不来好文章。
以简书为例吧,有些时候我们不可能每天都会有故事可说,那多数人可能会写一篇日记或者心路历程。但是这日记之类比较简单的东西也不可随意就写之,我们需把自己的句子写的通顺,文字和词语也需拿捏清楚,进而来表达出来自己心中所想。不可随意潦草的就写出来,然后随意发表出来,即使自己的时间不太充足也要多多思考和认真去写。
二、文笔和感情两者都需要。
单有优美的辞藻,没有思想,没有感情,便显得空洞。有思想感情,没有文笔,往往也就会词不达意,更加不会显得文艺。
我们假如已经有了比较深厚的功底,文笔也还不错,也不要妄图用一些比较华而不实的词语来表达,若用的不够准确,不如不用。不如实实在在的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使读者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空有思想感情,没有准确和优美的词语便会显得文章很乏味,即使你说的很有道理,但读者却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也就失去了文章的表达之意。
三、作为写作的人,不可只学习写作,要学习各行各业的知识。
老舍先生有句话说的我很认同。很多著名的作家刚开始并不是专门去写作的,而本身学习中文,汉语的往往写不出来好文章。
比如你需要写一篇医生救人的事件,但是因为缺乏医学知识,便没有作为真正的医生了解的多,也就不会有多少内容。我们需要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基本常识,各行各业多多少少有个了解才会有内容可写,有故事可写。
四、多次朗诵,多次修改。
不要因为自己写了点优美的辞藻便不想删去,若对文章一点用没有,甚至有些多余,不妨大胆删去。多次朗诵自己的文章,必要时也可把文章读给别人听,有的可能自己觉得写的时候不错,但是自己一旦读起来就拗口甚至厌烦,便需要多次修改,来尽量使文章读起来通顺,表达出思想。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多次修改的决心。
五、诗,散文,小说,戏剧等等文艺作品,都有自己的优势,其中很多东西可以借鉴。
诗三言两语便可描绘出一番画面,一句便可表达出感情;小说的故事的趣味,以及结构的把握;散文结构多元化,且表现形式也不错,抒情方式也可借鉴;戏剧字韵,唱起来朗朗上口。
这都是可以借鉴的,需要我们多去阅读,多去思考。文艺本身就是互通的。
六、丰富生活经验,有人才有故事,人是关键,故事是人的表现。需要把自己当作故事的人去思考。
以小说为例,我们熟悉水浒传的武松,打死老虎必是武松,换一个人都不行。因为是武松才可以打死老虎。
我们必须把自己作为故事中的人去思考,这句话应该怎样去说,这件事怎样去做。而不是用故事去吸引人,因为是这个人,才有了这个故事,这点很重要。所以,当我们心里有了个人设,便会去想符合的故事了。所以我们应当丰富生活经验,不然你不会了解这个人为何会做这件事。
七、写作品不是陈述事实,但也需要很多陈述事实
我们有10份材料,但是也并不是写的时候就把这10份材料都用上去。
我们需清楚,写一个很不错的文章的时候,可能手里有很多材料,但是用的时候只是其中一些是我们自己想要表达的。这些意味着,当你想写一个深刻的人物的时候,可能心里有了这个人物的很多故事,但是不是把所有故事都写上去,要写出我们需要表达的深刻的东西。
也意味着我们写内容的时候,需要全面了解,好的作品,是从上千上万的内容中浓缩精简出来的。
当然若你去写陈述性的报告是可把事实全部写出来,但需清楚,这可不是文艺作品。文艺作品必是读了之后产生感情,也会产生更多思想的内容。
八、最后其实也很想说,对于这本书我还有很多思想和方法我并未表达出来,文艺很多都是共通的。写出好的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多坚持,多写作,多思考,多阅读,多经历。也不可因为有些小成就,便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作家了,需要时刻去努力,才会创造出流芳百世的作品。
老舍先生的这本书算是我写作的启蒙作品,我也很敬佩老舍先生。我的上述可能有些累赘,但也尽力去写了,当然比不上老舍先生那样的精简易懂。也不妨大家抽空看一下这本书,就会有心里的一番感受。大家共勉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