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5日晚,在王老师的组织发起下,我们“坚守课堂,一起观课”小组18名成员一起线上观摩了江苏名师潘文彬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的教学课例。以下是这节课给予我的收获和思考:
所看——
对于大概念教学这个专业术语,我是近期才接触到的,虽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未能通过语言表述什么是大概念教学,但是通过近期的语文课堂教学评比及各项线上教研活动,今晚听了大家的评课交流,我似乎对大概念教学开始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
潘老师的这堂课每一个方面都体现着“有理有据,一步一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教学设计思路。这个思路体现在“篇”上,比如潘老师先呈现了“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个结论,再去学习作者是从“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无法依据”这三个方面一步一步地去得出这个观点的过程,先果后因,让人有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这个教学思路也体现“段”上,比如,无论是“美丽渺小”“资源有限”还是“无法移居”,潘老师采用的方式跟“篇”的处理方式都是一样的,先呈现结论,再品析作者是如何得出一步步得出的。这样的教学思路还体现在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上,当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采用的模式也是先呈现结论,再阐述原因。也就是说,整节课,都在体现着这样的教学思路,这是不是大概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我在想,大概念教学跟之前的单元主题是什么关系?大概念似乎不等同于之前的单元主题教学,但是似乎又能看到单元主题教学的影子。相对于单元主题教学,大概念教学所涵盖的范围似乎更广、更抽象一些。希望在接下来的观课、评课交流中让我对大概念教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所思——
对于潘老师在拓展延伸部分的设计,我想如果创设让学生运用从课堂中学到的如何“有理有据,一步一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一个学习情境,将习得的方法运用于实践中,这样是不是与本课的教学目标更贴切,也更能突显本课的大概念教学。
所想——
在听课的时候,我想到了前阵子自己所执教的《夏天里的成长》这节课,两节课虽然选自不同的单元,不同主题,但是在那个一瞬间,让我感觉到语文课堂似乎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如果我观摩了足够多的名师课例,也许我对课堂教学就会有更多本质上的认识。
相信在接下来与大家不断地观课交流,定会不断拓宽、加深我对课堂的理解。
记于2022年12月5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