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尹昉和王子文主演的电影《温柔壳》给整emo了。
整部影片除了结尾,全程冲突点一个又一个地给过来,太伤了。
影片一开始,迷雾中,女主觉晓割腕失血过多瘫倒在地,被男主戴春救送到精神病院(不知是否这样定义,我认为的应该是精神上有些问题的疗养机构),救治医生开口的那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这不是昨天送来的那个女孩吗?
因此在这里定义了觉晓精神是有问题的,而且设置了一个小悬念,她为什么被送进来?
很快导演就给了我们答案。觉晓的小姨过来看望她,从两人的对话得知觉晓从小被妈妈抛弃,而她一次又一次地逃离、满世界地跑,又自残,被小姨认为是疯狂之举,精神上有问题,所以被送到了这里。
“你妈根本就没想把你生下来,她根本就不想要你!”当小姨一句又一句如此扎心的话说给觉晓听的时候,我相信痛心的不仅是觉晓,还有观看电影(该片段)的每一个人。
新的问题又来了,所以是觉晓有病吗?她说她没有,作为看完全片的观众,我也觉得没有。如果说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话,我想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有病。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不顾一切跑遍地图上的各个角落,只不过想要被爱,被关注,想要找到生自己的那个女人啊。
男主戴春,这个满脸稚气的大男孩,从第一眼看到觉晓后对她的喜欢,奋不顾身,不顾一切,这份纯粹的爱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向往的爱情的样子吗?
片段一。为了得到觉晓的关注,他故意在排队吃药的时候调皮耍赖,仅仅为了让觉晓看他一眼。在看到觉晓因为他的举动而笑了的时候,他的喜悦溢于言表。
片段二。天台。觉晓没吃完的苹果,戴春轻轻地从熟睡的觉晓手中拿过来自己吃完。第二天他害羞地还了一个完整的苹果给觉晓。
片段三。觉晓给病友洗衣时随手放进裤兜的一张带地址的纸,戴春误以为那是觉晓的家,他偷偷溜出去,找到了这个坍塌的房子。打着赤脚一路往回跑的时候,卖鞋的店主提醒他脚磨破血了,他却给觉晓买了一双小白鞋。看到这一幕,慕了,是真爱呀!
片段四。在茶园采茶,戴春牵着觉晓的手一路逃离出来,再次来到了那座破房子,那是觉晓的家吗?不是。但是在那里,戴春将深藏觉晓心中那只抑郁的鸟给释放出来了。她彻底好了!
然后,他们在一起了!一起出来生活。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这得要多大的勇气啊。
现实的生活是心酸,是一地零碎的鸡毛。但是这个内心敏感而温柔的大男孩给觉晓买了一条碎花裙,最主要的是会配送了一块漂亮的手表。骑着小电驴回家的路上正得意呢,突然摔了个狗吃屎。戴春起来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看自己伤到没,而是看手表有没有摔坏。这爱的细节妥妥的满分。
当他把手表从裤兜里掏出来帮觉晓带在手腕上的那一刻,才明白他的用心。同时觉晓也给他送了个礼物——他俩爱的结晶。他们是开心的,开心得哭了。为什么要哭呢?我想应该有两重意思吧,一是内心的开心,二是现实的残酷。又一次的矛盾和冲突。
作为正常人的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怎么做呢?大概会权衡利弊后决定到底要不要这个孩子吧。所以导演借弟弟戴望的口,说出了现实世界里的我们的抉择,打掉孩子。这个心思单纯、精神有问题的大男孩怎么会跟正常人做出一样的选择呢?所以他不会。他选择了打更多份工,赚更多的钱来承担起这份责任。
然而戴春是冲动的,在弟弟戴望被人欺负的时候,他的病魔不受控地钻出来了,他听到一种声音,那是孩童时期父亲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他失控了,必须采用电击才能阻止自残行为。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觉晓只能撕心裂肺地痛哭。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只能跟着心痛。
戴春告诉觉晓,在他小的时候他父亲发病,拿开水直接浇到他的背上。这是怎样的一种伤害?我不由得在想戴春精神上的问题到底是遗传还是后天的呢?
而在受到如此“虐待”的童年阴影之后,心地善良的戴春依然不忍心推开父亲,他把老年痴呆的父亲带回家照顾,这就是血浓于水吧。父亲也会偶然发病,觉晓都会悉心照顾,温柔以待。试问正常人谁能忍受这样的家人呢?
影片末尾,戴春给父亲戴国平理发洗头发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肥皂盒,刀片从盒子里滑落出来,父亲捡了起来,这一刻戴春童年的阴影再次跳出来,他抱头认错,像极了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父亲最后模糊地吐出了两句话“都过去了”“会好起来的”,然后自己割颈自尽,结束了,也解脱了。可是可怜的儿子戴春呢?面对这样的状况他手足无措,一路狂奔,只想要找到那个温柔的港湾,那个能让他心安的人——觉晓。
三个月后,戴春好了,同样的,他也看到了那只鸟,飞走了。最后,他和挺着肚子的觉晓相遇在街道广场,他们在广场中央欢乐地跳舞。
不得不说,戴春这个角色是灵动的。虽然精神上有问题,稚气未脱,但他的爱是纯粹的,是真挚的。觉晓是一个温柔的存在,她是孤独的,但是戴春的出现,给了她爱的力量,也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
爱是两座孤岛的相拥,是相互治愈,是受伤后的我们,依旧不顾一切奔向彼此。
愿每一个我们,都能找到治愈自己的那个人,然后,一直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