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的时候时常会想起很多,人这一辈子能相信谁,又能依靠谁。一路走来,感觉自己的行囊越来越重,装满了酸甜苦辣。于是,自己不断走向成熟并学会了不再随性开口,懂得了沉默,最终明白了一切只能靠自己。
所谓人生不过八个字:生活简单,内心丰盈。前半生做加法,厚积而薄发;后半生做减法,简单而快乐。人生在世,最寻常的才最机智,最简单的才最真实。流年如水般沉静。一些人,路过你的生命,随后离开;一些情,聚积你的手心,又如风声般弥散得无影无踪。一起走过的路,一起看过的风景都全部驻扎在心间,惊艳了时间,又温暖了岁月。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爱你的人给了你力量、批评你的人给了你清醒、帮助你的人给了你机会、陷害你的人给了你胸怀、赞扬你的人给了你信息、抹黑打击你的人给了你坚强,但凡是岁月馈赠予你的都有它的道理,岁月给你的沉淀让你成长和成熟,有理由要感谢生命中遇到的苦难和挫折,感谢那个敢于面对并与苦难和挫折作抗争的自己,因为命运送给你的暗中早已标好了它的意义。
在这个世界上,朋友都是珍惜得来的,缘分都是付出真心攒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在学会珍惜后才引来的。真心是互换的,珍惜是互给的,只有付出真心,学会珍惜,才能拥有永远的感情。
人生的脚步常常走得太匆忙,所以我们要学会停下来笑看风云,坐下来静尝花开,沉下来平静好心情,定下来静观自在。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联想到自己的人生觉得颇有道理。很多人认为生命是一种长度,到后来才发现生命其实是一种维度,不在乎人能活多久,在乎的是在这短短一生的过程中,人能有几次的觉醒,一个活得通透的人,人生应该是会有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三次觉醒。见自己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就是人开始打破认知局限,开始自醒的一个阶段。《道德经》里说“知不知,尚矣;不知则病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无知是明智的,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是愚昧的。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发现自身的局限不断的自我反省,从而突破“小我”走向觉醒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见天地。了解大道,顺应自然,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天地的广阔,自然道法的玄妙,就会一意孤行,做出违背常理、天理大道的事情,最终使自己陷入困境。人生的事情总是难以预测,与其执着改变不如顺应自然,如此才能收获内心的平静,从而生起智慧。第三个阶段就是见众生,遇见他人心存善念。《道德经》里也有一句话“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真正的高人明白世间本无好坏之分,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投影,自己是一切事物的根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理解他人就是原谅自己,善待别人就是度化自己。
人性往往是能容得下弱者,却容不下强者。所以要努力,但不是为了鹤立鸡群,而是为了离开鸡群。现实生活中,时常告诫自己:可以做到问心无愧,但是自己做不到处处让位。生活不一定随心所欲,但一定要有原则和底线。
人要对自己始终有个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很重。有个故事,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一点力气都不花也过来了。苍蝇讥笑骆驼说“谢谢你辛苦把我驼过来”,骆驼看了一眼苍蝇说道“你在我背上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你现在走了也不用和我打招呼,你压根没什么重量,你以为你是谁。”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很重要,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离开了谁地球还是照样转的。
人可以低头认错,但不能抬头认输。生活不相信眼泪,社会不同情弱者,无论有没有人扶你,站起来就不能倒下。人世间似乎没有对与错,只有强与弱,无论混出什么样子,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万丈深渊不见底,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正心需要的是一颗善良的心。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何以见?就在人心之间,人心之善端便是天地之定理。名字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心是道德善性的根源。人心固有的善要通过尽心、存心、善心来实现,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并说养心莫过于寡欲,要将人的本心妥善安放,好好保护,不被欲望控制,不为利益左右。
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明白”与“不明白”的经历。“不明白”是一个结,有的人努力去解,有些人始终无法如愿,有时“结”会绽放奇异的花朵,让人误以为已经明白。大道不贰,些许的不明白就是路,途中的雨雾,挡不住前行的脚步。
生活告诉了自己,并不是所有的善良都能得到回应,不是所有的让步都能得到感恩。人生在世,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胸襟和格局,你的忍让在懂得感恩的人面前是种善意,而在得寸进尺的人眼里只会认为你好欺负。
在这虚伪的世界里,你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知道的不全说,听到的不全信,合理装傻但永远清醒。生活本就不易,不必苛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
人的内心最大的争斗就是与执念的抗争。外表干净是尊重别人,内心干净是尊重自己。干净在今天这个时代应该是种极高的赞美,值得珍藏。
沉默是种体面的退出,是场理性的回避,是给别人留出空间也给自己留有余地。人一旦不害怕失去,态度就会变得随你愿、随你意,有时候失去会比拥有更让内心踏实。
人生真正的成熟大概就是喜欢的东西仍然喜欢,只是不再强求拥有;害怕的东西仍旧害怕,只是敢于面对。人生何其短,要笑得格外甜,不纠结过往,不犹豫未来。
有个故事颇具道理,一块石头一半做成佛,一半做成台阶。台阶不服,问佛为什么同一块石头,为何人们踩着我而去崇拜你?佛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千雕万凿。此时,台阶沉默了。人生同样,经得起打磨、耐得住寂寞、扛得起责任才会有价值。看见别人辉煌时别嫉妒,因为别人的付出比你多。
经历过太多的苦难,也堆积了太多的感叹。冬风厌倦漂泊,岁月也难得沉默,过去的就都让它过去吧,既然所得皆倦怠,不如就往这处安身立命。人生就是这样,很多道理早就知道,但非要在经历了后才真正的明白。
人生一定要放下两样东西痴迷和倦恋,人生一定要学会两样东西清醒和沉淀,人生一定要拥有两样东西适可而止和知足常乐。繁华都会流尽,人始终都是孤独的,一个人最终一辈子要相处的还是自己,不离不弃的也是你自己。
灵魂的一半是学识,一半是支撑风骨的涵养,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已经没有兴趣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定位,只是想对懂自己的人说一声“幸会”!
生在当今社会在每个不能重来的日子里,对自己好一点,幸福滋养自己的心而不是养别人的眼,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