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忘不了,会想起,即使有的事跟我没关系。
晚上开会讨论她之前做的项目,平时也会聊到,应该说在方法上基本都是她在做的,然后听今天负责人在汇报,我觉得进度跟三个月之前差不多,没有实质性进展。我会想她是因为这件事吗,听说还跟负责人吵架了,我在想那几天她是不是想找个人说下话。
我总是这样莫名其妙的想到了她,然后想到了我和她,然后觉得我可以在那个时候为她做些什么?
我为什么不想想每天这个样子已经引起组长的察觉了,那有一个感冒一个多星期不好的,天天没精打采的。我不想我的事,除非是坏事降临,就开始懊恼起来。说真的,我就是一个心里没自己,以为了别人而愉悦自己的变态。我不知道是为什么,好像是一直以来这招都比较有效,在和别人相处过程中想着别人,表达友好。可这并不是我真心想做的,只是被教育着,也自我驯化着,慢慢就习惯了这种方式。
它是有着极大的弊端,我的这种方式是一种套壳,将社会规则与他人喜好融在一起的一种讨好性人格,虽然表面上是我行我素的,但是实际上到一定的结交就成了讨好性人格。
我不喜欢变化,身边的人要是熟悉的,环境要熟悉的,从一个熟悉到一个陌生,我是极为不适的。所以在生活中,一旦我与谁成了朋友,甚至是好朋友,我会非常的注重于她的情绪,会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自身,有时候就算不是我的问题,也会想着要是当时我能够注意些,要是我能帮助她,是不是一切就不一样了。
或许我这样的想法,很长时间都会有的一个感觉,是不是从我身体里脱离出来的这样一个人,因为我自身渴望有人帮助我,认可我,关心我,所以诞生出一个人格来帮助我完善,在这个人格帮助他人时,自身就有一种被救赎的感觉。
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要么时刻注意自己的感觉,如果不舒服就直接退,表现得主动,不要扭扭捏捏,同时也不要对自己做的决定后悔,成为一个攻击性的人,一切以我为主;要么做一个倾听者,不要随意干涉别人的生活,在自己的行为会涉及到他人时,要想一下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说话也要注意,先站在别人的立场,不要盲目,鲁莽。
这里说的时要赤诚,要勇敢,要敢作敢当,要不后悔。
在别人已经明确表达拒绝后,不要纠缠,那时骚扰,是犯罪。不要去想没有发生过的事,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不要耿耿于怀,如果非要的话,就感恩美好,记住教训,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多余的。
不要生活在回忆里,就算是真的没办法了,忍不住了,最起码做一个合格的他者,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当然,如果到了添麻烦的地步,也不要不好意思说,要成为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