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面西瓜、巧克力炖肉、大蚂蚱taco……在墨西哥玩的时候,每天会把新学的散装西语抄下来并强迫自己记住。记了很多各种食物食材的名字。猎奇的黑暗料理遍地,处处可见辣椒,包括水果和饮料,无所不用其极;加上物价感人,便宜美味的小吃遍地都是。不太去餐馆,而是流连在大小镇子的集市和路边摊。
Taco,Taco,Taco!
Taco 定位就像肉夹馍或者煎饼果子,亲民接地气。很难说这种小夹饼有一个什么标准,肉和配菜也可以五花八门。就是有个共同点:便宜且好吃!
也算在国内和北美吃过一些「墨西哥菜」,但就像海外的各式改良中餐一样,墨西哥之外的所谓Taco,都少了本土那样的鲜活美味。
各种颜色的Taco皮,软的脆的(脆的叫做Tostasa),什么都能包:猪肉牛肉香肠,海鲜比如炸鱼块大虾章鱼,还有煎猪肠子炸猪皮之类的下水(猪皮叫Chicharrón,我最先学会的西语单词之一,感觉音节在嘴里跳舞),加洋葱,Salsa酱,有的会加牛油果酱。
偶尔还能吃到刚出炉的饼皮,妇女们在一个塑料布搭起来的简陋棚子下用手团玉米面,拍扁了放在炭火上烘,热乎乎吃到嘴里满是面香。
在环境很好的餐厅,Taco皮能做出各种花样,盛了精致的食材(吃到过融合风格的软壳蟹Taco),与几种沾酱一同摆盘端上来,3个卖60比索(人民币20元)。
在居民区的小脏摊,用小铲子翻炒碎猪肉和牛肉,或者是一把大剪刀咔嚓咔嚓剪肥肠,落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抓一把撒在皮上,用套了个食品袋的塑料盘装,Salsa酱香菜末洋葱碎就在一旁自己加。刚下工的劳动人民用手抓起来吃,一不小心辣酱就会流到手上。
吃完了想加,好说,同一个盘子递过去,摊主一翻铲子「啪啪」扣上两三个刚做好的Taco,顺手抄个玻璃瓶汽水。10比索一个(人民币3块多),吃到趴地也花不到30块钱。
在圣米格尔(San Miguel de Allende)最开心的那个晚上,路边撞见的一个脏摊儿贡献了当晚一半的快乐。
酒足饭饱转场去夜店的人们三两走在镇上(还有穿古装披披风的),魔法世界的补给站一般,这个亮灯的摊子排着大队。简单的配料却好吃到想跳舞转圈圈,尤其牛肉,惊为天人的美味!
什么都可以加辣椒
街头常卖辣椒薯片,「品克」这种寡淡的国际化薯片旁边都会放辣椒粉,小卖部还有卖辣条和辣的糖,裹了一层辣椒粉那种!更硬核的是汽水摊,一叠杯子沾满辣椒粉和盐巴,把汽水倒在里面喝。
到处都能看到玉米 。一种是和其他地方差不多的烤玉米棒,一种是从煮玉米棒上现削的玉米杯,加一大坨美乃滋、盐、辣椒和柠檬汁,酸酸辣辣的再配上玉米粒的口感很特别(也很卡路里爆表)。
一盘青柠,红绿两种Salsa辣酱是墨西哥路边摊的正常操作——包括水果摊。任何水果都可以撒青柠汁和辣椒粉,墨西哥人不爱吃原味的水果。
记得在瓜纳华托的小吃市集里有一个卖水果的爷爷,大西瓜 现切了然后撒上辣椒粉,装在塑料袋里,因为太黑暗了没有拍下来……但是很便宜于是连着两天都去买,如果没有马上吃的话,辣椒粉会被西瓜汁浸透然后渗进瓜肉里,变成湿湿的咸辣味结块,那个口味真是难忘……
正餐从前菜小吃开始就辣起来:这是一种硬的整块玉米片(名字忘了)撒上干酪,用手掰碎沾绿Salsa酱吃,像零食一样香香脆脆。
另一种是瓦哈卡式披萨Tlayuda,非常简单粗暴,路边摊烤架上烤的猪肉或者牛肉用刷了料的大饼一裹就上桌了。
一种早餐是放芝士烤的软软的玉米片Nachos,也是蘸辣酱吃:
「黑暗」料理大赏
瓦哈卡的文化最独特迷人,黑暗料理也特别多。比如街上卖的炸蟋蟀Chapulines,可以撒在菜里调味,做Taco或者当零食直接啃。我捏着鼻子往嘴里塞了一只,微酸的辣,咂咂嘴还有点后味儿……
还有一种大青蚂蚱Taco,实在是不敢下口……
油锅炸一切。左边那一盆是整只的灯笼椒,还有炸仙人掌 的「掌」(酸的,不好吃):
真·地摊上卖的不明物体:
不过我心目中墨西哥最具代表性也是最黑暗的料理是这个——Mole。有时候译为魔力酱。
概括来说,Mole就是巧克力加辣椒加各种香料和肉炖在一起,原料有时可多达30种,有好几种不同的配方做成的各色Mole(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因为调味很复杂,是墨西哥高级料理的一个代表,常用于节庆等正式场合,但出了墨西哥却很少见到。味道……辣中带着甜还有巧克力的醇厚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玉米粥Pozole,用切碎的猪肉和卷心菜、里面干玉米的小粥豆儿有硬硬的颗粒感。好吃而且不辣,汤汤水水很合亚洲人口味。一般是在小餐馆点,附赠沙拉、各种玉米片和无限量的Salsa。
另一道正餐套餐:好几种不同的脆玉米片Tortilla、软皮的肉卷Burrito和炸过的肉卷Chimichanga、黑豆泥、肉排、沙拉、很「墨西哥」的Janapeno辣椒(我很喜欢,可以空口嚼),三种沾酱——别想了都是辣的。
Janapeno辣椒果然是套餐标配:
插播一个非常正常的烤虾:
回到市集,墨西哥(尤其是中部)的菜市场常见一种山羊肉炖的杂烩,叫做Birria,有点像国内的卤菜摊子,店家一般在橱窗里放一个羊头骨和一堆肉。有人点就拽一块出来剁吧剁吧加香料和汤,用刚烤出来的Taco蘸着吃。
另一个常见的是Cocktail,美洲的海鲜铺子流行的小吃,用虾、贝类或者章鱼来做,熟的小海鲜配上番茄酱加水和洋葱碎等香料,像鸡尾酒一样调配成一杯端上来,配苏打饼吃。
说起来,在墨西哥,精致的欧式小餐馆内才偶见鸡尾酒,硬核饮酒人更爱直接上shot。出产于特定地区、从蓝色龙舌兰萃取的叫Tequila,其他地方叫做Mezcal(类似「香槟」之于「起泡酒」),又以瓦哈卡的出产闻名。
龙舌兰的喝法很美又罗曼蒂克:把盐洒在虎口捏住酒杯,舔一口盐,然后一饮而尽,再嘬上柑橘(常见柠檬,这家是橙子)。一个shot足足有国内一倍大,价格倒只是国内一半,一杯下去就红了脸。
其他黑暗饮料之一:某种竹蔗汁,味道清甜不黑暗,可是为什么这么绿?!
黑暗饮料之二:某当地特色饮料,也许有名字但我忘了,或许可以算作「粗犷版玛格丽塔」……龙舌兰酒加柠檬汁加汽水加盐,装在陶罐里喝。有一种汽水是专门用来调这个饮料的。有的也会撒一把辣椒面 ️,味道……又酸又甜又咸又辣。
不过途中喝过最黑暗的饮料是这个:瓦哈卡特产Tejate。玉米粉加可可粉加冰,路边一个大娘守着一大缸不停搅合,大缸表面漂浮着结坨的玉米粉,有人点就舀一杯出来。
我与小伙伴做足了心理准备才敢入口,实际有点稀释版冻巧克力的味道,就是清晰的玉米粉的口感在舌面流淌,不敢细想。
不加辣椒的水果杯是我们的最爱,每天必吃,有时甚至饭前饭后各来一份。芒果、木瓜、西瓜、黄桃是最常见的,一大杯人民币7到8块钱特别满足。而且特别实在,连杯子底下都会填满!
另一个特别喜欢的是新鲜水果冻的棒冰,墨西哥的冷饮店基本都有卖,塑料纸包着,货真价实,小伙伴的椰子味里吃到了椰子壳的碎片。
最后放一个好喝的黄瓜青柠汽水,特别清爽,旅途中喝了n瓶,还有点念念不忘。
上一篇(包括攻略):墨西哥的彩色块,在现实与幻境交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