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会提问》- 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

1:为什么要学会提问?-提出关键问题的思维

    • 提问对读书的重要性

        ○ 大脑很懒的,带着问题看书,可提高阅读效率。

        ○ 提问可判断信息价值

    • 提问的注意点

        ○ 要学会提问,首先就要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三个方面:

            § 1  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意识。

            § 2  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 3  积极主动的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 批评性思维是整个体系,从意识,到能力,再到愿望,环环相扣。

    • 接收信息的两种思维模式

        ○ 海绵式思维: 大脑像海绵一样,对外来的信息都无条件的接收,这种方式像信息收集工具,如印象笔记,有道云,微信收藏等,即收件箱思维

        ○ 淘金式思维: 吸收信息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思考,就像和自己在进行一场对话,不仅收集信息,还整合信息,注入自己的思考


2: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不是挑刺,是让沟通更顺畅

    • 批判式思维的误区

        ○ 很容易产生冲突,让对方产生负面情绪,甚至攻击你

        ○ 要用批判式思维来思考,在对与不对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 批判式思维时要注意的三个关键点

        ○ 1、批判式思维既不是朝三暮四,也不是固执己见,而是形成自己的思考,不忘初心,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大,以此为依据,评价、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

        ○ 2、批判式思维不是与对方作对,而是让交流更好地进行下去。在交流中更多地获得我们想要的信息,抓住我们想要知道的重点。首先要表现出开放包容的态度,体现出我们的好学、上进,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好奇感。首先对方会放下防御,敞开心扉,从而会输出更多想法,这对你得到更多信息,作出更好判断非常重要。即“一报还一报”理论。批判性思维不仅让我们捍卫自己的独立观点,也同时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开放和好学。

        ○ 3、批判式思维不能消除思考的种种障碍,而是教会你抵制这些障碍的方法。我们无法完全克服人性的弱点,但可以预防。先用批判式思维做出分析和判断,来主动抵制大脑的懒惰行为。当我们发现大脑偷懒,不想思考的时候,可以主动用批判性思维来想一想。


3:如何找准论题和结论?-结论和观点的根本区别

    • 自媒体时代的文章很难找到重点

        ○ 一部分原因是某些作者文章结构散乱,让人不容易抓住重点,

        ○ 更重要的原因是,好的文章往往不会轻易地、简单地下结论。作者有意不把结论说透,需要你自己去思考一下。很多分析经济,政策的高手就这样做。

    • 学习批判性思维,首先要找到论题和结论。

        ○ 沟通首先要准确地抓住论题和结论,这样才能正确地接收到对方的信息。

        ○ 论题就是引发讨论的问题和争议,而结论就是对方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 结论,一定由理由推论出来的。

        ○ 没有证据推理的说法就是纯观点,它并不能叫结论。

        ○ 找结论的方法,不断问自己:“所以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