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色彩斑斓的青春,到残酷战争,再到新时代,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幻灭的伤感贯穿全片。涉及那个年代的电影,无一不是沉重的,《芳华》却是个另类。它本该悲情到底,但冯导却将它幻化成一抹靓丽的伤痛,他放弃了严歌苓原著中原本的惨痛,只截取了他想要的。
有人说《芳华》把那些黑暗美化了,感情渲染也就弱化了,但我却觉得这种伤感的美好、靓丽的伤痛,反而更让人怅然若失。
冯导也曾在文工团成长,这部作品对于他意义非凡,他在其中倾注了最多的个人情绪。但有句电影界的话是说,观众无需为电影之外的东西买单,比如诚意、艰辛。现在也许还应该加上个情怀二字。纵使《芳华》的配乐、摄影、美术、服装都出色得近乎开挂,它的情怀仍不足以打动所有人。
看了《芳华》的我不是在情绪堆集中泪点达到了爆发,而是一路绵延地感动着,哽咽着。有时眼泪盈在眼眶里,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哭、该笑、该忿然、该甜蜜。这样的心情伴随了整个观影过程。
那个年代的青年,年轻时的父母辈们,在这部电影中,如此立体地呈现在我面前。用了一部电影的时间,我如此清晰地体会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跌宕人生。故事巧妙地在最美的芳华定格、结尾。意犹未尽,但这对我来说就够了,我知道他们逐渐老去的模样,我们都知道。只是我们回忆不起、体会不到的他们曾经的青春,冯导用简单却不失细致的白描,为他们定了定型、给我们提了提醒。
这些芳华印证了,即使在那个沉默的年代里,即使感情表达细腻含蓄,在高大的舞台上、在规整的队伍里,在宿舍、在泳池、在高原、在战地,我们的父母辈,我们眼中油腻无趣的中年人们,也那么纯真地笑过、那么纯粹地爱过,曾经如此真实地、拥有和我们同样完整、同样鲜活的青春。
《芳华》银幕为纸,芳华作笔。记录了一个年代,记录了一场青春,勾起了一辈人青葱岁月的记忆,也勾起了另一辈人对这段记忆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