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注视,不知从何时起,消失了。
起初我并未察觉。直到我完成一次关于“大陆架缓慢沉降对营养物质上涌影响”的宏观书写后,习惯性地绷紧神经,准备迎接那熟悉的、冰冷的审视感时,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只有书写带来的精神疲惫,以及宇宙自身运行那和谐而繁忙的“低语”。
我愣了一下,以为是延迟。我等待着,一分钟,五分钟,半小时……
寂静。彻底的、普通的寂静。
那道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般悬于我意识深处的目光,不见了。
没有预兆,没有告别。就像它出现时一样突兀。
巨大的、几乎让我晕厥的解脱感瞬间淹没了我。我瘫在椅子上,大口喘着气,才发现自己一直屏着呼吸,后背已被冷汗湿透。一直紧绷的弦突然松弛,带来的不是舒适,而是一种虚脱般的颤抖。
自由了?
不,不可能。契约还在,“差评清零”的条款还在。它只是……不再实时监控了?是觉得我的创作已经步入正轨,无需再紧盯?还是它转向了其他第998号或者1000号宇宙?抑或是,我这边的故事暂时进入了平淡期,引不起它的兴趣?
无数猜测在我脑海中翻腾,但没有任何答案。
无论如何,那种无时无刻不被窥视的窒息感,暂时离开了。我获得了宝贵的、无人注视的创作空间。
我首先做的,是放纵自己睡了整整一天一夜,没有焦虑,没有噩梦,只有深沉如昏迷的睡眠。
醒来后,世界依旧。宇宙在立方体内静静旋转,蓝色行星上的生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演化、竞争、分化。深海出现了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的庞大菌毯,浅海则有类似叶绿素的色素分子开始捕获阳光,拉开了光合作用的序幕。生命的舞台变得更加广阔,能量来源更加多样。
没有那道目光,我感觉自己的“笔”也轻松了许多。我尝试了一些之前不敢做的、更富有“实验性”的引导。
比如,我在一片刚刚因为火山活动而抬升出的全新孤岛上,设定了极其独特、富含某种稀有元素的岩石成分。我想看看,完全孤立的环境和特殊的资源,会催生出怎样奇特的生命形态?这会是一个有趣的进化生物学实验。
又比如,我观察到某个擅长群体协作的深海种群,其内部的化学信号交流变得异常复杂。我并没有直接赋予它们“语言”,而是 subtly 增强了它们所处环境的信息复杂度(例如,引入更多种类的捕食者信号和资源分布梯度),给它们的信号系统施加演化的压力,看它们是否能自行发展出更高级的沟通方式。
这些尝试带着探索的乐趣,而非在考官面前答题的紧张。虽然精神消耗依然存在,但心态完全不同了。
我甚至开始重新关注现实世界。我走出出租屋,在附近的公园里散步,看着孩子们奔跑,老人们下棋,感受着阳光和微风。这些平凡的、属于“人类”的感觉,让我有种恍如隔世的陌生感。
我依然是孤独的。拥有一个宇宙的秘密,将我与其他所有人隔开。但至少,我不再感觉有一双眼睛在背后盯着我。
这种“断线”状态持续了数周。我的宇宙平稳发展,现实生活波澜不惊。我几乎要开始习惯这种“正常”的创作者生活了。
直到一个深夜。
我正沉浸在“倾听”一个沿海潮池生态系统的复杂信息流时,一种全新的、极其微弱但异常清晰的“信号”,像一根冰冷的针,刺入了我的感知。
它并非来自我的宇宙内部。
它来自……外部。
冰冷,简洁,非语言,更像是一段加密的状态代码。它在“报告”:
【观测节点:L-999。状态:活性稳定。叙事复杂度:提升中。潜在共鸣指数:低。评估周期:延长。资源分配:维持。】
这段信息一闪而过,随即消失。
我僵在原地,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断线?不,从未断线。
只是从“实时监控”,切换到了“定期巡检”。
那个“用户”,或者它背后的系统,依然在。它不再时刻注视,但它会定期来“读取数据”,评估进度,并据此分配……“资源”?
而我的宇宙,“潜在共鸣指数”依然被判定为“低”。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我以为获得了自由,却原来只是从牢笼的中心,被移到了看守的视线边缘。
它还在。它一直都在。
而我和我的故事,仍然需要努力,去搏一个……“好评”。
我看着那片依旧在无声演化的星海,刚刚获得的些许轻松荡然无存。
游戏,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