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2万字,229页。
作者是一名急诊科医生。46岁的时候就,2006年报名参加了医院举办的运动会,本来想跑100米,没想到跑一半就跑不动了。他经常加班,自己身体状况很糟糕,有脂肪肝,血脂和尿酸也高了。如果医生都不健康,这岂不是一种讽刺?从2006年开始,作者就把跑步作为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
作者的家就住在一个大学附近,大学里面有体育场,从2006年开始,他就每天去体育场跑步,每一圈400米,每天跑10圈,一共4000米,在22分钟之内完成。
自从跑步之后,他很少感冒,也没吃过药,没输过液,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请过假。通过跑步我们能感受到快乐,运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肺活量,使得我们有较强的心脏储备功能,运动还可以减少钙的流失,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还能愉悦我们的心情,增强我们的自信,培养我们做事持之以恒的信心,让我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著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是一个跑步爱好者。1982年的秋天,在村上春树33岁的时候,他开始了跑步生涯,2007年时他已经58岁了,在这25年期间他参加了23次马拉松比赛,一次100千米超级马拉松赛以及多次铁人三项赛。通过跑步,他戒掉了抽烟的不良习惯,通过跑步,他身上的赘肉消失了,显得年轻又健康,他说: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是自然的,切身的,以及实际学到的。
跑步在强身强健身体的同时,也开发了大脑,使得大脑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有了思考就会提出全新的理念。有了全新的理念,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作家可以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医生可以为病人提供缜密的治疗方案,科研工作者可以研究出世上更多不为人知的奥秘。
由此看来,跑步已超越了单纯的健身,它是对人意志力的考验,是对成功与失败的反思,是激励人们自信心的动力,是发现自我、成就自我的窗口,是人接触自然、回归自然最佳的途径。跑步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支柱,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
跑步能让人保持心情愉悦,经常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这是延年益寿的秘诀之一。
感谢磨难给予我坚强,感谢挫折给予我勇气,一帆风顺的人生不会精彩。生活就是这样,有痛苦也欢乐,但痛苦多于欢乐,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人什么都可以失去,唯有对生活的信念和勇气不能失去。做人要善良,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美德,善良是做好医生的基础,有善良内心才能平静如水。世界始终是公平的,我们能得到多少取决于我们曾经付出了多少,所以我要用对工作的爱来报答给予我生命的人。
既然干什么事情都要花时间,我个人觉得把时间花到跑步上的性价比最高。反复写跑步的感受,可能也是受内啡肽的影响,欲罢不能。跑步能让你连续好几个小时都处在开心的状态,有这就足够了。
村上春树说:无论如何,从不间断的坚持跑步令我满足,我对自己现在写的小说也很满足,甚至满怀欢喜的期待下一次出的小说是什么样子。如果每日的跑步对取得这样的成就多少有帮助,我得向跑步表示深深的感谢才是。
跑步是人人都会的,不需要特意学习,而跑步要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需要自然融入,不能勉强。生命只有一次,你对它好,它就不会亏待你,珍惜它、呵护它吧。
对于普通跑步者,我个人认为不需要太在意关节受损这件事,因为你根本就够不上那个跑量。人的关节也好,韧带也罢,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脆弱、禁不住磨损。
每天跑步都是以痛苦开头,以快乐结尾。当然痛苦是暂时的,快乐也是短暂的,但尤其引发的获益却是长久的、终身的。这种获益包括了身体的健康和心智的开悟,跑步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习惯,现在他又成了我的工作帮手,快乐的跑,健康的跑,许多病就会被我们拒之门外。
余生要做的三件事:第1件事就是读书学习,第2件事就是遵从内心做事,第3件事就是运动。
2016年10月30日,作者在鸟巢跑完半马,用时一小时57分钟,完成了第1个正式半马。
2017年9月17日,在北京第1次跑全马,成绩为5小时4分35秒。
2018年9月16日,人生第2个全马,北京马拉松比赛用时4小时29分48秒。
2019年3月24日人生第3个,全马无锡马拉松比赛用时4小时33分9秒。
这本书非常积极正能量,书的内容像从作者写的跑步日志里面挑选的,一篇一篇的。书中内容是跑步作者的收获和体会,还有记录一些作者工作的一些内容。还有很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都非常积极。很适合跑步爱好者看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