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4日(阅读打卡第6天)
阅读书目:《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今日阅读:第3篇,123页— 155页
我的摘录:
孩子两岁前不必打,因为毫无效果;七岁之后不能打,因为一打就会伤害人格与自尊。而两岁之后、七岁之前,则是管教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父母的示范最为关键。
7到13岁的教育,应该从眼睛对眼睛逐渐转变为肩并肩的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首先就要特别谨慎,第二就是要恰当,第三就是要意识到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注重保护孩子的心灵。
教育孩子,一定要针对自身的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采用“横向比较”、以别人的孩子作为榜样进行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把孩子培养成才是天下每位父母最要紧的人生事业,它在所有日常事务中永远排在第一位。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相应的智能优势,再差的孩子也非一无是处,关键在于父母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时时给予孩子鼓励的敏感心灵。
一个精疲力尽、心事沉沉回到家中的父母,是很难有耐心陪伴孩子的。
一个只关注于自己的兴趣或娱乐的父母,是很难注意到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需要的。
一个从来不反省自己行为的父母,是很难成为孩子好的“样本”的。
对应试教育而言加班加点是有效的,教师的粗暴、严厉往往也是“有助于”学生提高考试成绩的。
一个不健康的社会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竞争低龄化,竞争的目标极端单一化。
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最后起根本作用的是人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和人对自己有什么期待。
我的感悟: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我们必须掌握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两岁之前打了孩子根本没有用,因为他什么也不懂;七岁之后再打了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同时,我们不能把“别人家的孩子”一直挂在嘴边,横向比较肯定会出问题。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优点。即便有时候学业暂时跟不上,但是考试成绩的落后并不代表人生就是失败的。
让孩子把自己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不要一味的去补短板,优势也可以让孩子精彩绽放的。
家应该是温馨的港湾,无论我们在单位里受到什么样的窝囊气,进门之前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情绪,开开心心回家。另外,至少晚餐要回去和他家人一起吃。
应试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加班加点,无情的压榨着孩子的时间、精力。老师严厉点、粗暴点,学生的成绩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纵观很多优秀教师,他们无非就是严厉了点!至于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那些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是错误的。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并不是说考上重点高中,考个好大学,人生就非常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