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维持安全感
在敏感问题中,要保证既能直言不讳又可以很好的维护对方的尊重感,要准确地掌握自信、谦虚和技巧这三个方面的火候。对自己的观点保持自信,不要否定或弱化自己的观点;陈述观点时避免使用绝对化词语,将观点个人化 表示只是自己的观点;最后运用相应的技巧让对方也可以对自己坦诚相见。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方式方法都是在自己保持冷静及很好的审视自我的前提下进行的。不能被对方的行为激怒或者情绪化是最关键的一步。
关键词:综合陈述法
在讨论敏感问题时,具体的方式方法为分享事实经过、说出你的想法、征询对方观点、做出试探表述及鼓励做出尝试。事实是一切的基础,是产生想法的依据,也是对方理解自己想法的依据,从事实出发,自己也才能很好的对自己的想法做出评判(产生一个更加完善的想法),对方也才能从你知道的事实中增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实或者理解你的行为判断;说出想法应秉持自信和谦虚的原则,少用绝对化及夸大化话语,表明只是自己的立场;最后征询对方意见,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审视说话态度
讨论敏感问题时,要想了解对方的动机,让对话双方都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观点间的自由交流。当自己在表述观点时,需要真诚、好奇、坚持及耐心。保持真诚的态度,以免对方认为你在犯“小聪明”式的错误而逃避与你对话;对于对方的动机保持好奇,以维持对话的继续,这里既包括让对方认识到你的态度,也包括让对话方自己放松警惕;坚持及耐心是指我们要一直保持平和的态度,不中途放弃,直到可以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意味着逼迫,情绪激动时也要给予时间消化。
关键词:倾听及提出观点后的应对方式
让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分询问观点、确认感受、重新描述和主动引导四步。前三步是逐步渐进的关系,如果三步进行完对方还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进行第四步技巧,猜测对方内心的恐惧或愤怒来引导他说的更多。而在对方表达完观点后,我们也要赞同、补充和对比,而不是去评判对错和高低。
摘抄:
1.他们的谦虚之处在于,他们能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理的拥有者,意识到无需时刻证明自己的正确。
2.放慢节奏正确的做法不是直奔对方的情绪源头,而是及时退出或是询问对方希望看到怎样的结果。
3.我们的目的是要了解他们的看法,这样做并不表示同意或支持他们的看法。
4.理解并不等于认同,但敏感却等同于默许。
感悟:
我认为敏感对话是日常生活中我最难处理的一类对话,因为怕得罪别人,也怕自己受到伤害,但从刚开始,就应该学会我们不能去逃避。从审视自我出发,保持冷静,思考自己的行为模式后,再尝试营造安全感。安全感的营造需运用以上的技巧方法,但我现在要克服的或许是直面敏感问题,使自己保持冷静,不再逃避与退缩。起码敏感问题发生时,会有意识的避免“傻瓜式选择”,再一步步进行如上的技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