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雪山,我云自来 —— 梦萦千里川西行记(八)

千里川西行之八:丹巴甲居藏寨

       丹巴,是嘉绒藏族的居住地,历史上曾是神秘的东女王国和文明的发源地。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

图 丹巴甲居藏寨(PhotoBy 风过长林)

        在群山怀抱的峡谷中,金川河汩汩流淌了千万年。河两岸悬崖侧立,勤劳勇敢的嘉绒藏族人在悬崖绝壁上,沿着河谷,巧夺天工的修建了自己的村落、藏寨、碉楼、喇嘛寺。

图 丹巴甲居藏寨风光(PhotoBy Ming)

         由于地理环境十分独特,丹巴到处都是高山峡谷,河流纵横,草木茂盛,风景如诗如画。

图 丹巴甲居嘉绒藏女子服饰(PhotoBy 风过长林)

         我们一路盘旋上升,赶到丹巴甲居藏寨的时候,已是日暮西垂之时。我们寄旅在甲居位置比较高的甲居三姐妹客栈。三姐妹名字中都有“拉姆”两字(藏语中,拉姆是仙女的意思)。三个拉姆姊妹,协同一家人,一起经营着这家客栈。

图 甲居藏寨拉姆三姐妹客栈(PhotoBy Ming)

        我们到达时,客栈大堂游客往来穿行、络绎如云。不知道是因为驱车时间太长,早已饥肠辘辘,还是拉姆姐妹的巧妙地厨艺,那夜在拉姆姐妹家,似乎饭菜都非常可口宜人,正中胃口,我们都津津有味的享用着。

       第一次吃嘉绒藏族人的饭菜,相比其他我接触过藏族分支,这是我吃到的最接近自己口味的美食了。

      《诗经》上说: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那些大佬爷啊,不要白白吃饭)。古人所言极是。诗经中有美丽的月色,而甲居藏寨那夜的皓月美景,撩人之情,我想依旧可以翻动一部诗经。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远水皆有情。我借着美丽静谧的山谷明月,寄啸山庄,高楼清风、尽得风流,饶有兴味,也怀素了几许诗意。

        于是轻吟着写下了如下草句(经包子、Vila、落落的修改,共同创作):

《甲居吟---月下赞歌》

挚友相邀丹巴游,

曲径徜徉景色幽。

甲居藏寨有天地,

拉姆姊妹殊神秀。


两岸云崖相对出,

凤回悠谷溪涧流。

嘉绒儿女富才智,

莽山苍翠缀红楼。


月照西岭云万里,

经幡风动舞彩袖。

藏歌婉转胜天籁,

东女美酒醉封侯。


且拾林间一秋叶,

何须梦回再重遊。

川西高原出神蹟,

蜀地金川万古流!


        每山居夜静,山静秋鸣,月高林表,松风远拂,清风入弦,这是古人弹琴高歌,“长啸幽篁里“的良辰。

        那一夜,心随景致,包子也才思泉涌,以我旧诗换新词,得月忘指,胸中了了,直舒胸臆,新谱了一阕(下阙我和之):

甲居山上行,莫惊魂,曲弯路飞心,千车万转过沙尘,定心宁,唯有寨中情!

皓月云中走,轻低吟,向晚萧瑟处,倚角高楼立佳人,思不尽,谁识女儿心?


图 丹巴甲居藏寨观景台(PhotoBy 风过长林)

        那夜,呼朋引友,包子、Vila、落落、Ming,只有我们五人在偌大的茶艺间里惬意的端坐,青梅煮茶,促膝谈心,笑谈人生,坐谈山河。

         那一夜,深契我心,是文化之夜、是品茗之夜、是暗香浮动之夜、是前尘往事怀旧之夜、是一路美景感恩之夜……

        甲居山上行,莫惊魂,词中有真意,和我在新都桥两个惊魂的梦魇,也许这是冥冥中的运数。虽有大意,所幸包子的果干勇猛,人和车都没有大碍,在我们一行五人惊魂暂定后,一颗感恩之心呼之欲出。

图 甲居三姐妹家停车场惊魂场景(PhotoBy Mi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