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前两节,七班和一班两位老师给我们班学生带来了两节不一样的课堂体验。
首先是上午第一节,美丽的婷婷老师给我们班带来一节班会课——学会倾听 发现美好。从课堂的游戏导入到中间视频呈现发现问题、同学议论交流解决问题归纳技法到情景再现运用技法,再到最后课堂总结升华主题,整节课活动设计有趣味有讨论有交流有展示有归纳升华,看似也挺完整完美,可师生的融合度不够,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没被调动,关于倾听的话题活动,学生似乎找不到参与的点,不少平时优秀积极的学生失去了活力,也有一些积极的学生在三番五次的回答后,可能回答的不是老师希望的答案,并没有得到老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给其他学生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只是大家迫于教室后面听课老师的压力端正的坐着,却没有思维的灵动与表达的美感,课堂让学生找不到自我,那么课堂慢慢就与他们无关了。课后上课老师感觉不佳,学生肯定也是无法言说的不适。
第二节课,是述欣老师给孩子们带来的《古对今》第一课时。课堂上由上学期的《对韵歌》背诵引入,师范读、生自由读、多种形式的生字认读、识字交流、回文读、找出句尾押韵感知音韵美,指导书写完美结课。课堂上教师思路清晰,语言亲切,评价及时,过程中语言点拨引导恰到好处,并能以学生的学调整自我的教,以评促教,由读正确、读流利到读出节奏,层层相扣,步步递进;生专心听讲,积极参与,师生高度融合,目标达成度清晰可见。
两节不一样的课,均是陌生的老师面对陌生的学生,但课感完全不一样。班会课和语文课从形式上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极大的课堂反差却不得不让人深思:谁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谁的设计贴合学情,心中眼中有学生,学生便能在课堂上给谁满意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