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 程朱理学学派:程颐开始、朱熹大成
受启发于《易传》、张载和邵雍。
宇宙不仅是气的产物,也是理的产物。理为骨架,气为实体。万物不同类,因理不通矣。
∣ 陆王心学学派:程颢开始,陆九渊继续,王守仁完成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生命,万物有对“生命”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天地的“仁”。
人之仁会被私欲蒙蔽,因而与万物丧失了本然的合一。以诚敬存之(仁),就可以恢复。
理是永恒的,不可增减的。
以“敬”代周敦颐的“静”为精神修养方法。
∣ 处理情感的方法
仍然是有情而无累,不要将感情与自我联系起来。
∣ 寻求快乐
不乐道而自乐。
风流,新儒家的浪漫主义,从名教中寻找乐地。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理学
∣ 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朱熹为《四书》作注。
元仁宗于1313年发布命令,以朱熹注解的《四书》为国家考试的主课。明、清两朝继续采取这种做法,直至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为止。
∣ 理
物质是理的实例,没有理就没有物。
物质存在之前,就有理。物质存在与否与其理无关。
性指理。不是所有事物都有心,但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特殊的性理。
∣太极
“太极”,包括万物之理的总和,又是万物之理的最高概况。
太极不仅是宇宙整体的理,而同时在万物的每个个体之中。
太极是不动的,但却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 气
朱熹说: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答黄道夫书》,见《朱文公集》卷五十八)
∣ 心、性
一切人的理是一样的,每个人所禀受的气都不一样,所以个体有异。
个人,因为必须要具体地存在,所以必然不能合乎理想的完美,因而有善恶之别。
心也是理和气的体现,心是具体的,性(理)是抽象的。
∣ 政治哲学
国家之理,是先王所行的治道。
古之圣贤,能够以一始终,而后世所谓英雄,在利欲场中,头出头没,不能尽善。
∣ 精神修养的方法
为了能显现出由气禀所累的内部存在的理的方法为:致知、用敬。
1、致知
以格物开始,形而下之器,去寻形而上之道,即“致”我们对于永恒的理的“知”。
2、用敬
若不用敬,致知格物就落成了一种只能练习,而不能达到顿悟的目的。
只有把目的记在心里,用敬以贯之,才能擦除恶性,重放光彩。
积累以顿悟。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心学
∣ 陆九渊的“心”的概念
在陆九渊看来,实在只有一个世界,它就是心(个人的心)或“心”(宇宙的心);
在朱熹看来,实在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具体的。
∣ 王守仁的“宇宙”的概念
王守仁主张心即理。
根据王守仁的系统,如果没有心,也就没有理。如此,则心是宇宙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
∣ “明德”
王守仁用这样的宇宙概念,给予《大学》以形上学的根据。
关于“明明德”,他写道:“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唯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大学问》)
关于“止于至善”,他写道:“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大学问》)
∣ 良知
对事物的最初反应,使我们自然而自发的知道是为是,非为非。这种知就是我们本性的表现,即为“良知”。
人人都有良知,是本心的表现,通过良知知道何为是非。
∣ “正事”(格物)
大学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可归结为“一条目”,即为“致良知”。
良知是心的内在光明,即明德。所以整部大学可以总结为“致良知”。
∣ 用敬
照陆王学说,用敬必须“先立乎其大者”,然后以敬存之。
程颢:学者需先识仁。
批评理学派没有立其大者,而是支离破碎地纠缠于格物。
∣ 对佛家的批评
朱熹:反驳空无理论,认为空之中还有永恒的理存在。
王守仁:佛家说无,是从生离死苦中来。因为有了这个缘由,便不再是无了。圣人只要有良知,还父子以仁,君臣以义,夫妇以别,又何来的着相。
从这个角度看,新儒家,比当时的佛家和道家,都更接近于继承佛家道家之本意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