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10 的认识”磨课反思》

我磨课的内容是是“10 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0 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2 单元的内容。在数的认识中,10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它不仅是计数的基本单位“十”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 20 以内加减法以及更复杂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石。教材通过创设小猴子摘桃子等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认识 10 的过程,包括 10 的含义、写法、与 9 的关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建立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对数字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数出一些简单物体的个数,但对于数的概念的理解还比较肤浅。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需要通过大量直观、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帮助他们建立数的概念。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 0 - 9 这些数字,这为 10 的认识奠定了基础,但对于 10 作为一个两位数,其数位的概念以及 10 与其他数字关系的理解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 10 的物体个数,会读、写数字 10。

• 使学生掌握 1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 与 1 - 9 各数的大小。

• 理解 10 个一是 1 个十,初步建立数位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 10 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认识 10,掌握 10 的读写、数序以及 1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 理解 10 个一是 1 个十,建立数位概念。

2. 教学难点

• 理解 10 个一是 1 个十的含义,初步建立数位概念。

• 正确区分 10 与 1 - 9 在数位表示上的不同。

五、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小猴子摘桃子等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2.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实物(如桃子、圆片、小棒、计数器等)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表象,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3. 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拨珠子等操作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炼本质

通过提问“你觉得数学是在学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学习的本质,引出数的重要性,并介绍华罗庚爷爷“数源于数”的名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询问学生是否会数数,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情境创设,呈现信息

1. 出示情境图中的 1 个桃子,引导学生数数,引出数字 1,然后逐步增加桃子数量,让学生数到 9 个桃子。接着呈现又有一个小猴子摘了一个桃子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小猴子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 10 的认识。

2. 让学生上台指着数桃子,强调按顺序数数的方法,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 9 添 1 就是 10,初步建立 10 的概念。

(三)多重表达,探究新知

1. 改变表达 10 的情景,感受 10 的本质

• 展示去掉背景、排列整齐的桃子以及 10 个圆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不同形式都可以表示 10 的原因,让学生体会到 10 可以表示数量为 10 的各种物体,感受数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 提问 10 个圆片还可以表示什么,进一步拓展学生对 10 的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利用算珠体会 10 和 9 的关系,并比较大小和书写

• 让学生在拨珠器上拨出 10 个珠子和 9 个珠子,通过比较珠子数量,引导学生发现 9 添 1 是 10,10 去掉 1 是 9 的关系。

• 引导学生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表示 10 和 9 的大小关系,并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说出其他比 10 小的数,巩固数的大小比较。

• 借助数线,让学生找到 0 - 9 的位置,确定 10 在数线上的位置,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 示范 10 的写法,强调占格和书写要点,让学生在学习单上描一描、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并展示学生作品,及时纠正书写问题。

3. 认识生活中的 10

•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 10,如电梯、钟表等,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 以十根手指、一盒十个鸡蛋等为例,说明 10 个物品作为一组方便计数,然后通过摆小棒活动,让学生数出 10 根小棒并展示两种表示方法:单根摆放和捆成一捆。引导学生理解 10 个一是 1 个十的含义,建立数位概念的初步认识。

• 引入计数器,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如何用尽量少的珠子表示 10。展示学生的不同表示方法,借助课件详细讲解计数器上个位和十位的概念以及 10 的表示方法,即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让学生明白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同。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练习,巩固学生对 10 的认识以及数位概念的理解。

(四)拓展应用,感悟数学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通过数桃子认识 10 的产生、拨珠子比较大小、找生活中的 10、摆小棒理解数位概念以及用计数器表示 10 等,让学生对 10 的认识更加系统和深刻。同时,介绍语文成语中“十”的应用以及以“十”为单位的排名,如中国十大世界之最,进一步拓展学生对 10 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的广泛联系,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如 10 的读写、数序、大小比较、10 个一是 1 个十以及数位概念等,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梳理,加深记忆。

(六)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家里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数字 10,并和家长说一说 10 的含义,进一步巩固学生对 10 的认识,同时促进家校共育。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较好地掌握了 10 的认识相关知识。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小组合作探究用计数器表示 10 时,部分小组的讨论效果不够理想,可能是小组合作的组织和引导还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数学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魅力。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理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小学学习了整数、...
    杜盈盈阅读 525评论 0 0
  • 有知识没文化,是今天早上读书之后印象深刻的一大点。甚至知识都不够多,而数学文化到底是个啥?知道、了解与理解之...
    姐弟的老师妈妈阅读 643评论 0 0
  • 一年级班级管理之我见 一年级是小学的起始阶段,犹如大厦的基石,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有效的班级管理...
    兔八哥123阅读 571评论 0 0
  • 激发大学生创业新活力——我校2024年第三期SYB创业培训班开班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
    邮城故事阅读 525评论 0 0
  • 序号文章作者发布日期1【文字之光】|甄子丹为万绮雯抛弃孕妻,并称一生一世爱她,却闪婚小18岁嫩模[https://...
    中年大叔阅读 2,635评论 0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