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条框越多社会越乱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朝chao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治理国家要讲究正派、正法;用兵则讲究出奇制胜。若要摄化天下、则要明白 “ 天下本无事 ” 的道理,顺天之道的而为才能得天下民心。( 武力、法令只能不得已而用之,治理天下要用德行。 )
我为什么能知道这些原理?看看社会乱象是怎么来的:社会如充满各种迷信、禁忌,百姓就会被各种迷信、禁忌捆绑,不敢放手正常生活工作,百姓就会越贫穷。
朝廷上下文武百官,若一直在耍权谋、勾心斗角,国家就会政治昏暗、混乱,陷入危机。
世风如崇尚各种人为的巧妙、技术,各种违背天地之道的奇巧邪物就会滋长。法令条文越多、越严苛,设法钻研法律漏洞的就越多,盗贼也会越多。
有道的圣人因明了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故云:“我不必用那些有为法去管理,人民会自动化育;我喜好宁静,人民也会逐渐端正;我尊重百姓,不用强势去干扰,人民自然渐富裕;我与世无争,不耍心机、不勾心斗角,百姓自然回归纯朴。”
( 若大 道 普及天下,人人自然秉持良心、爱心、责任心,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不是用严格法令、规定所能实现。 )
第五十八章 莫从片面下论断 超越逻辑狭窄观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i,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一个国君的施政作风憨厚、法令宽厚,则百姓自然呈现敦厚老实。一个国君的施政作风严苛、法令严峻,则百姓呈现冷漠、人情淡薄。
表相看起来是灾祸,但若用智慧与爱心去面对,往往坏事又变成好事;表相看起来是好事,但若骄傲、自负、得意忘形,往往好事又变成坏事。是福是祸,到底有没有一个绝对标准不变的界定?没有绝对的界线。( 白天与黑夜会互变,其间有个绝对的界限吗? )
要知道:世间、世俗的一切人事物都会流动变化。好事会变坏;坏事也会变好;好人也有可能变坏;坏人也有可能变好。世人迷执,不知此无常变化之理已很久了。
有道的圣人明白:没有绝对的福,没有绝对的祸;没有绝对的好人,没有绝对的坏人。所以内心方正,但不把 ” 福、祸、好、坏” 截然切割开来;内心廉洁,但不拿自己的廉洁去伤人;内心正直,但不会去刺伤别人,生命自然闪烁光芒,但会含光内敛,不会炫耀。
第五十九章 勤俭积德国运兴
治人,事天,莫若啬se
夫唯se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i,长生久视之道。
不管是治理百姓或祭拜天地,倡导勤劳节俭的精神最重要。能提倡勤劳节俭的人,是因为明白天地父母化育万物、养育子女的鸿恩浩德。因臣服,所以效法天地父母,默默的为众生服务。
因无我无私默默的为众生服务,所以不断地累积许多阴德。不断积累许多阴德,受其阴德辅佑的人越多,愿意与之共襄盛举的人力、资源也越多。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这股巨大的力量可以用来成就许多事情。至于其影响力有多大,则不可限量。能积累丰厚阴德的人,自然深得民心,可以授予国家重责大任。
此种厚德明君,倡导勤劳节俭,会保有国家的雄厚资源。人人勤劳节俭、不浪费珍贵之源,这个国家就可长保安泰。这就是让国家根基牢牢扎稳,能立国千秋之道,也是个人养生、保健、长寿之道。
第六十章 大道遍行 天下太平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li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大国就像烹小鱼。烹小鱼若常翻劲,小鱼就会碎掉。治大国若常朝令夕改,易失信于天下,而让国家混乱。
用 道 来教化天下百姓,对于 道 的认知全面普及开来,社会就会到处充满着祥和之气,所以那些鬼不会作怪。不但鬼不会作怪,那些神灵也不会伤人。不但各路神仙不会伤人,圣人也不会伤人。
道 的精神特征就是超越所有二元对立,平等普爱一切众生。当世人研习 道 而明白生命实相后,了悟我们都是生命共同体,所以双方不会互相伤害,而能和平和谐、共处共赢,大家都会用崇高的品德来互相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