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书籍】《教案的革命2.0——普通高中大单元学历案设计》卢明主编 崔允漷主审
【阅读用时】30分钟
“学后反思”是学生在一节课后或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回顾,包括对知识点的重新梳理、对学习行为的评判修正、对自身问题的诊断与求助,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深层次的学习。“支架”概念源于建筑界,后被教育引用,意思是“对学习过程的有效干预和帮助”。设计“学后反思”支架要聚焦“应该反思什么?”“用什么路径或方法进行反思”和“可以分享什么?”包括梳理已学知识、学习策略,管理、分享自己的知识与成果,诊断自身问题,报告求助信息。
1.指向知识梳理
可采取思维导图和知识图谱,利用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显示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整体知识架构。
2.指向问题诊断
引领学生自我追问:在本单元学习中,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知识我还存在困惑?困惑的原因是什么?我会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吗?我做错题是哪方面有问题,是知识、能力、策略、方法还是习惯?我期望在哪方面得到老师的帮助?
PS:我认为这两点可以同时设计在学历案中。
3.指向策略总结
4.指向知识创新
经验分享和知识创造,如果对一道题的独特解法、对一个问题发表的独到观点,以及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等。
5.普适性反思指导语
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核心知识?你能否用知识谱图或思维导图来呈现单元知识框架或知识联系?你是通过怎样的策略、方法学会本单元知识的?你对本单元知识还存在什么疑问和困惑?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你有什么好的经验、观点和成果可以和大家分享?请在以上问题中选择其中的几个觉得自己感悟较深的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