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记事时起,儿童节就是要表演节目的,那时候是很喜欢表演节目的,因为有漂亮的衣服穿,还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被选去表演的,很有自豪感。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我只记住了快乐,却没有留下一丝不快,可能在那个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糟糕的感受吧。
也正是这样的感受,让我并不排斥表演,确实,很多孩子是喜欢表演的,如果我们能够弱化排练过程中的整齐划一、统一标准,让孩子更能够感受到表演的意义感、仪式感,享受艺术的美和快乐,这样的表演也不会成为老师和孩子们的“六一劫”。我们最近几年的表演感觉都很好,每年一个节日课程,随着课程的进展,表演只是自然而然的展示,没有特别的排练,没有特别严苛的表演要求,但又比较正式和严肃,有服装,有观众,有表演的舞台感,孩子们是很喜欢的。当然,如果老师自己是不喜欢表演的,或是觉得麻烦的,那么不管什么表演都会让她觉得痛苦,也不会有好的感觉带给孩子。
这几天被六一话题刷了屏,《属于孩子的节日,成人还要“霸占”多久》中说:在真正属于他们的节日里,他们却无法参与共创与决策,更不能按照自己真实的愿望过属于自己的节日,只能配合成人设定的节日方式与氛围里作为配角竭力配合。儿童节,成为了成人想让儿童过的节,儿童在节日中只是“看上去很美”的花朵。
确实,我们过去也曾经这样过节的,那时候每逢六一必汇演,各个班排练不同的节目,班级之间是有竞争的,所以节目一定是老师策划的、也是按照老师的标准来排练的,因为节日要邀请家长参加,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每个孩子都是要上舞台的,那个时候的观念是大家一样就是公平,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六一节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就像文章中所说的一样,至少对于那些不爱表演的孩子来说,留在记忆里的绝不是美好。
但是现在很多老师都已经觉醒了,但是我们又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思想中,视表演为瘟神,避之不及,唯恐自己被扣上不尊重儿童、教育观念落后的帽子。然后就陷入了儿童主体性神话中,认为孩子想怎样就要怎样,孩子的节日就该完全还给孩子。那么,孩子会有怎样的节日愿望呢?他们的愿望存在即合理?就在今天,我对班上的孩子进行了一个话题采访:这个六一节,你想怎么过?他们的愿望大致如此:
我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任性地玩,你认为可以满足他吗?)
我想和猫咪玩到晚上很晚才睡觉(家庭里也会有规则,这个规则可以打破一次吗?)
我想和同学出去郊游,野餐(很多孩子的诉求,我也喜欢这样的感觉,但是,孩子们不知道的是,对于这个愿望,老师有心无力)
我想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去饭店吃饭(对吃太感兴趣的孩子)
做手工、看书、画画。(她说,我就是想画画,因为平时回家都是做作业的。如果在家里画画都成为了愿望,那家长是得反思了)
我想跳舞(大概一半女生的真实愿望,漂亮的衣裙,舞台,灯光,化妆)
我想玩水枪,做水的实验(喜欢玩水的孩子好多,也是因为平时的限制太多了,是不是可以满足一下呢?)
我想买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做一本漂亮的书;我想把动画片里的台词写下来,表演出来,然后得到礼物。(物质充裕的时代,全班只有两个孩子有对礼物的诉求)
我就是想和好朋友一起玩:随便玩,练拳击、摔跤,玩游戏牌(男孩子的愿望,就是想自由自在地玩,不要有规则,不要有时间限制,才最爽)
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孩子说随便,没有想法,怎么都好。
孩子们的愿望大体集中在玩和表演上,男孩子们大多想更自由、更任性地玩一回,玩水、摔跤、玩牌,能出去玩最好不过;女孩子们还是喜欢表演的,跳舞、唱歌、舞台剧,她们更有美和艺术表现的诉求。
孩子表达的愿望确实是他们内心的诉求,我们可以透过他们的诉求,更了解孩子的内心,他们缺少什么、需要什么,不仅是老师,也是家长需要倾听和反思的。六一节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一起参与准备,但这游戏的主意主要还是来自老师,美的、有意义的、自由的表演还是得由老师来策划,好玩的、有意思的游戏也得由成人来给他们精心设计、组织。当然,这里的策划和组织是基于对孩子的了解,也基于老师对孩子成长的导向作用,应该说是既要满足孩子愿望,又要高于孩子愿望的,我认为,这才是“尊重”最好的打开方式。